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堂考

明堂考

三卷。清孙冯翼(生卒年不详)撰。孙冯翼,字凤埔,奉天承德县(今辽宁沈阳市)人。贵州巡抚孙日秉之子,以二品恩荫,援例为候选道。是书末题“嘉庆壬戌年九月十九日,承德孙冯翼凤卿氏校于白门中丞第之郑学斋”,知是书成于1802年。是书无序跋,惟上卷《古合宫遗制考》下略言:“蒙为此学,五年于兹,不敢自信,质之毕文学以田,乃成斯帙。说则会通诸经,制则稽合象数,左图右书,通夫地人以明其说,庶几不坠先正典型。后世之议明堂,不按经典或彼此相訾,事袁准、颜师古纰缪尤甚;汉儒之后,惟魏李谧、贾师伯、隋宇文恺及宋紫阳朱氏,尚知明堂室之制,而度数未详。后生与于斯文,盖不能无述”云云,此即叙述撰是书之大旨。中卷为《明堂遗制考》,下卷为《明堂图》。是书搜采广博,辨说也颇详晰。然以孙诒让《周礼正义》证之,似尚有未合者,如是书谓明堂盖行礼之堂,礼毕则虚其位,故宗祀则曰清庙,斋宿则曰路寝,教士则曰大学,养老则曰庠,始自东则曰东序,习射则曰泽宫,大飨献馘诸大礼,皆于此宫;又谓卢植、颖子容、高诱之说,附会路寝太庙,概以为明堂,说殊牵强。今考《盛德记》及《韩诗郑驳异义》,已纠其非;又据《大戴记·盛德》卢辨注、《南齐书·礼志》五俭议、《隋书》牛弘议、灵灵疏袁准正论言,明堂者大朝诸侯之处,宗庙享鬼神之宫,辟雍为大射之处,太学为众学之居,清庙为训俭之室,各有专用。贾思伯云“周礼营国,左祖右社,明堂在国之阳则非天子太庙”,孙诒让断言“明堂之辟雍与大学之辟雍绝异,若路寝宗庙在王宫之中,与明堂地远不相涉,形制亦绝不同”。是书亦主在国东南之说,而又主即清庙路寝之说,殊不知太庙路寝岂能距王宫太远,自以孙氏之说为优。是书孙氏《正义》迄未一引,或不甚以是书为然。“议礼如聚讼”,古人早已言之,必欲如是书而合太庙、路寝、明堂为一,则不可通处殊多,斯亦说经者所宜注意也。有嘉庆七年(1802)《问经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无求子伤寒活人书

    见《类证活人书》。

  • 古本大学集说

    ① 三卷。清王訢撰。訢字澹游,安徽涂阳人。是书前有王祁序及訢自序,及例言。大旨以王阳明《大学古本》为主,兼旁采讲古本诸家,采摘汇荟以成此书。故首列《大学古本》原序,次列阳明所定《大学古本》全文,又次摘

  • 冷语

    三卷。清代刘源渌(1619-1700)撰,其弟子马恒谦编辑而成。全书仿照朱熹的《语类》一书体例,依据朱熹的学说并以此展开论述,大意为攻击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但观点有些偏激之处,如攻击对程朱学说

  • 尔雅翼

    三十二卷。南宋罗愿撰。罗愿(1136-1185)字端良,号存斋。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官知鄂州。博学好古,法秦汉为词章,高雅精炼,朱熹特称重之。所著尚有《鄂州小集》、《

  • 侯鲭录

    八卷。宋赵令畤(1051-1134)撰。赵令畤字景贶,又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又号藏六居士,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之后。哲宗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知颍州,与之来往甚密,日相唱合。苏轼获罪,受牵累被罚金,

  • 藕居士诗话

    二卷。明陈懋仁(详见《年号韵编》)撰。是书约成书于明崇祯时。前有作者自序。因陈懋仁与袁宏道、钟惺、谭元春游,故其论诗大旨,以公安、竟陵为宗。自序称集中考证多而评论语少。今观此书,如元王烈妇,明铁铉女诸

  • 古音合

    二卷。清李调元撰。李调元(1734-?)字羹堂,一字赞庵,又字鹤州,号雨村,又号墨庄、醒园,晚年号山蠢翁。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历官广东学政等,得罪权臣和坤,充军伊犁,后以母老释归。善诗文,

  • 刘文介公集

    三十卷。明刘俨(1394-1457)撰。刘俨字宣化,号时雨,吉水(江西吉水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第一名,授修撰,累官至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著有《刘文介公集》。是集凡三十卷。策、表、讲章为

  • 且静坐室帖

    四卷。清廷俊集。廷俊姓瓜尔佳氏,字彦臣。此帖于光绪九年(1883)六月上石,光绪十三年(1887)刻成。刻者胡颙。所收皆清代书人之作。按其自题说,家藏名人墨迹百余种,选其精者四十余种,摹勒上石,以存永

  • 孤愤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术,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