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公羊传笺

春秋公羊传笺

十一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王闿运是清末著名学者、今文经学家,著作很多,有《周易说》、《尚书笺》、《尚书大传补注》、《诗经补笺》、《礼经笺》、《周官笺》、《礼记笺》、《春秋例表》、《春秋公羊传笺》、《论语训》、《尔雅集解》等。他博学多才,经史子集无不涉猎,读书作记,多有己见。治经主汉学,以致用为主。其学由《礼》始,考三代制度,详品物体用,然后通《春秋》微言。提倡公羊学,反对当时的繁琐考据之学。《春秋公羊传笺》又名《春秋经传解诂》。该书别辟径途,驳议横生,多立新说,但主观臆见也不少。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认为该书太拘泥于例,无甚发明。《春秋公羊传笺》有清光绪乙酉(1885)成都尊经书院刊本,又有光绪三十四年刊本,收入《湘绮楼全书》。

猜你喜欢

  • 周易井观

    十二卷。清周大枢撰。周大枢字元木,号存吾,山阴人。乾隆十七年(1752)举人,官任平湖县教谕。此编论天地之数,认为与大衍相符,一定是汉儒递相传授而到郑康成。因此古来说易并无先天八卦,故不取邵子所传图位

  • 春秋朔闰表

    一卷。清王韬(详见《春秋朔闰日至考》)撰。该书是作者所撰《弢园经学辑存》中的一种,为旅居海外时所作。据春秋时的至日朔闰,排列为表,每行为一年,分为十二格,每格为一月,遇闰年则置十三格。大体上以冬至为经

  • 弘光实录钞

    四卷。题古藏室史臣撰。《弘光室录钞》以邸抄为蓝本,记南明福王一朝大政事,起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立于南京,迄于左懋第出使议和,被清所杀,及袁继成被执。书中记有许多弘光朝重要事件,如马士英、阮大

  • 于野集

    七卷。清王原(约1703前后在世)编。王原初名深,字仲深,号西亭。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知茂名县,有惠政,官至工科给事中,因直言降职归。学以濂洛为宗,著有《学庸正讹》、《

  • 香祖笔记

    十二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王象晋《群芳谱》称:江南把兰草称作香祖。士祯沿其说,认兰草命其书室,所撰之文亦取兰草别称,名《香祖笔记》。是书乃士祯康熙四十二年(1703)、四十三年笔记,至四十

  • 望云楼集帖

    六卷。清谢恭铭辑。此帖收元人书二卷,明人书二卷,清人书二卷。元人为赵孟頫书《汲黯传》、《盘谷序》、《后出诗表》、《归田赋》四种。鲜于伯几、张贞居、吴仲圭、郭天锡、饶介诸家皆精。明人书为杨士奇、于谦、萧

  • 佳梦轩丛著

    十一种,二十一卷。清奕赓(生卒年不详)撰。奕赓为满洲正黄旗人,庄亲王之子,官三等侍卫。该书所收十一种为《东华录缀言》六卷、《清语人名译汉》二卷、《歌章祝辞辑录》二卷,《谥法续考》一卷、《本朝王公封号》

  • 礼记正义

    六十三卷。汉郑玄(127-200)注,唐孔颖达(574-648)疏。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今山东高密)人,汉代经学大师,世称“后郑”,以别于郑兴、郑众父子。曾入太学学习今文《易》和《公羊》学,又从张恭

  • 吞松阁集

    四十卷。清郑虎文(约1755前后在世)撰。郑虎文,字炳也,号诚斋,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卒年未详。乾隆七年(1742)进士。官左赞善。虎文性情笃厚,于学无所不通。一主河南乡试,再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三

  • 楚游纪略

    一卷。清王坛撰。王沄,字胜时,华亭人。著有《瓠园集》,是当时博学多闻之风雅士。其先后与好友林安国、徐野游武昌,登黄鹤楼。不久,叶毓荣因湖南之役,得登南岳。叶毓荣,清初汉军正白旗人,字仁庵,顺治间补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