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晋政辑要

晋政辑要

四十卷。清刚毅(1837——1900)等撰。刚毅,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笔帖式出身,历任巡抚、尚书、军机大臣。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荣禄等议立溥为大阿哥(皇储),企图废黜光绪皇帝。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随慈禧出逃途中死于山西侯马镇。是书为刚毅任山西巡抚时督修,光绪十一年始修,十三年修成。卷一至卷七为吏制,下分细目为官制、考察、委署、廪禄、公费、交代、书吏,卷八至卷十八为户制,下分细目为户口、田赋、杂赋、杂各、关税、钱法、盐法、库藏、仓庾、饷需、恤政,卷十九至二十三为礼制,下分细目分典礼、风教、祀典、贡举、学校,卷二十四至三十三为兵制,下分细目为官制、营制、戎政、疆理、缉捕、俸饷、公费、邮政、驿费、武科,卷三十四至三十六为刑制,下分细目为审断,禁狱、发配,卷三十七至卷四十为工制,下分细目为修缮、军需、水利、采办。是书是海宁任山西巡抚时所编《晋政辑要》的基础上充实而成的,但由于先书编成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距刚毅任职山西时的光绪年间,已过百年,因此是书增加了许多内容,这从原书仅为八卷,而是书则扩充至四十卷即可看出。《续修四库全书》称赞是书:“大纲细目,条列秩然,每叙述一事,必具原委,详核典实,询各省官书可贵之编。”(史部,二五六三页)是书有光绪刻本。

猜你喜欢

  • 曹月川集

    一卷。明曹端(1376-1434)撰。曹端,字正夫,学者称月川先生,渑池(今属河南)人。做过霍州学正。学宗朱熹。提出“理驭气”说,主张“事事都于心上做工夫”。从维护儒学正统出发,反对佛、老,认为“佛氏

  • 小仓山房文集

    二十四卷。《续》十卷。清袁枚(1716-1797)撰。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诗论家。乾隆年间进士,历知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县,后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于南京

  • 傅与砺诗文集

    二十卷。元傅若金(1303-1342)撰。若金初字汝砺,揭奚斯改字与砺。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少年家贫,以织席为生。后发愤读书。诗文脍炙人口。顺帝时,奉命随使臣出使安南,归后以功授广州路儒学教授。至正

  • 笑林

    一卷。三国魏邯郸淳撰。邯郸淳又名邯郸竺,字子叔(一作子礼),颍川(今河南禹县)人。生卒年不详。三国魏文学家。邯郸淳建安年间即负才名,曾受到曹操赏识。工于文、赋、小说等,代表作《孝女曹娥碑》得到大文学家

  • 梅子新论

    一卷。晋梅氏撰。其生卒年、事迹及名无可考。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载,梁有梅子《新论》一卷,失传。《唐志》也没著撰人。唯马总《意林》云,按其书断为晋人,是从书中称扬阮籍而知之,然并无他证。考《隋书

  • 怡情佚史

    见《品花宝鉴》。

  • 郑敷文书说

    一卷。宋郑伯熊撰,伯熊字景望,生卒年不详,两浙路永嘉(今属浙江省)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历官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卒谥文肃。考伯熊官秩,不曾直敷文阁,或疑伯熊卒后复

  • 兰台轨范

    八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九(1764)。“兰台”本是汉代宫中藏书之处,后又称史官为兰台史或兰台,本书即取材于历代医著撰写而成,作者认为其内容均足为治疗典范。故名。

  • 贵池县志

    四十四卷,首一卷,清陆廷龄修,桂迓衡等纂。陆廷龄,松陵人,清光绪初年知贵池县事。桂迓衡,官刺史。贵池旧志可考者,有顺治十四年李愈昌志,乾隆十年谢锡伯志,之后漆日榛志,书成于道光八年(1828)。光绪五

  • 藏书

    六十八卷。明李贽撰。李贽事迹详见《九正易因》。是书记述战国至元史事,纪传体裁,纪传之中,又各立名目。前有自序曰:“前三代吾均勿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