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权制

权制

八卷。陈澹然撰。澹然字静潭,安徽桐城人。据此书《序》知,其少孤失学,弱冠读《通鉴》,遂有志于中外方舆、政治之书。后来寓居金陵(今南京),专心研究天下山川形势,民俗政治,寻求济国济民之策。光绪十年(1884)法侵占越南。次年,英占缅甸。澹然深以为忧,撰《富强述要》六卷。光绪二十年(1894),日侵朝鲜,挑起中日甲午战争。陈氏感到国家安危迫在眉捷,又撰成后二卷。光绪二十四年(1898)将原书修订,增加新近资料,增补制器、设险、考工等内容。并将书名改为《权制》,取以权制变之意。此书共八卷,约十万言。全书九篇,篇名为总述、军地述、军势述、军情述、军材述、军饷述、军政述、军谋述、军本述。除“总述”外,其余各篇下又分若干子目、子目下又析分细目。如“军地述”分:东三省、外蒙古、新疆、青海等十六子目。于“东三省”下,又析宁古塔、乌苏里口、雅克萨、佟佳江口、皮岛等五个细目,可谓至细至悉。此书不但对国内各省有论述,并且对“泰西”诸国,如俄罗斯、英吉利、法兰西、日本、德国、美利坚等国俗、西俗之弊有记载。书中所述内容大至国家防御、将帅选拔等,小到军饷屯运、武器购买和制造等皆有述及,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有些篇章似嫌杂乱,观点也多有可议之处,如云“今之灭国以通商”,把亡国的原因归咎于通商,诚不足取。此书有清光绪庚子年(1990)刻本,山西大学图书馆、甘肃师大图书馆有藏。另有清光绪壬寅(1902)长沙徐崇立刊本,厦门大学图书馆等有藏。丛书《陈澹然三种》中也收录此书,上海图书馆有藏。

猜你喜欢

  • 博物志

    十卷。晋张华(232-300)撰。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人。西晋文学家。张华少孤苦贫穷,曾以牧羊为生。魏末曾任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入晋后任黄门侍郎。晋武帝与羊祐等共谋伐吴,遭群臣反对

  • 春秋左氏传答问

    一卷。刘师培(详见《春秋左氏传传注例略》)撰。民国元年(1912)刘师培游四川,主持成都国学院事,兼任国学学校讲习。学生向他请教有关《左传》的问题,他就随时加以解答,记录下来共二十七条,汇为此书。他大

  • 是程堂集

    二十卷。清屠倬(1781-1828)撰。屠倬,字孟昭,号瑟,晚号潜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改庶吉士,官累至九江知府。其诗名早就,与郭麟,查初揆齐名。其书画亦工。观屠倬之诗

  • 榆次县志

    ①十卷。张鹤腾修,褚袂纂。张鹤腾字元汉,河南颖川卫人。出身进士,始令潞城知县后调榆次。《榆次县志》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刊本,全书十卷,十类,分为: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役志,卷四职官志,

  • 忻州志

    ①六卷。清周人龙原本,窦谷邃增订。窦谷邃,河南柘城县人,出身举人,乾隆九年(1744)由应州知州升任忻州直隶州知州。旧志修于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州杨维获。历一百五十余年而有此本。此本原为前牧津门周人龙修,

  • 太极会通

    六卷。翟衡玑撰。翟衡玑,湖南武冈人。其余不详。此书之说似受道家影响颇深。综观全书之旨,乃“以太极为会归,以图书为大用。而以礼乐为治世之根本。天地之气,不外阴阳,阴阳之发端在礼乐。故治平之术,礼乐为先”

  • 宝善堂汇稿

    十四种,二十八卷。清阮复祖等撰。阮复祖字轮源,号台峰,安福(今属江西省)人,乾隆年间举人,补会昌训导。平生著作甚多,论者评其时文学归有光,古文宗法韩愈,诗则学陶渊明、杜甫。长子阮灿辉,嘉庆年间进士,官

  • 春秋传说类编

    不分卷。该书属于原稿本,不著撰人姓氏,也不著时代。考书中所引诸家之说,时代最晚者为《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及《御纂春秋直解》二书。其中《御纂春秋直解》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春秋传说类编》不分

  • 本草集注叙录

    一卷。梁陶弘景(456-536)撰。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东南)人,历宋、齐、梁三朝。博学多才,通儒道,工医学。著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等医书,原书久已

  • 檵盦丛刻

    七种,二十五卷。民国刘世珩编。刘世珩字聚卿,贵池(今安徽贵池县)人。生卒年不详。刘世珩曾汇刻丛书三种,后来都归入《聚学轩丛书》之下,此丛书即三者之一,所收著作有清李富孙《尚书隶古定释文》八卷、清张聪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