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松阳讲义

松阳讲义

十二卷。清陆陇其撰。陇其事详《四书讲义困勉录》条。此书是陇其在灵寿(古松阳地)为官时与诸生讲论《四书》的讲义,分《大学》一卷,《中庸》二卷,《论语》七卷,《孟子》二卷,于有心得处立言,并不逐节讲论。陇其极力捍卫朱学,主张废黜种种与其背谬之言论,而一宗于朱子,于王学抨击尤甚,以为其“荡轶礼法,蔑视伦常”,“以禅云实而托于儒,其流害固不可胜言矣”(《学术辨》)。本书凡一百十八章,依《四书》各章阐述己意,又征引刁蒙吉、饶鲁等诸家之说以为佐助。朱子一生精于《四书》,陇其一生精于《四书章句集注》,于为官之暇自抒心得,启导后生,略称“朱子之意,即圣人之意”(卷一),于朱子殊称有功。

猜你喜欢

  • 平定朔漠方略

    四十八卷。清温达等撰。温达(?-1715),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初为笔帖式,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康熙时期,居住在天山北路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封建主噶尔丹,依恃其日益强大的势力,并吞了厄鲁特四部。康

  • 律吕直解

    一卷。明韩邦奇撰。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正德进士。韩氏治学广博,于诸经、子、史、天文、地理、乐律、兵法等,无不精通,所撰甚丰。此书旨在解释蔡元定之《律吕新书》。其自序称蔡氏之书“固

  • 尔雅补注残本

    一卷。清刘玉麐撰。刘玉麐(1738-1797)字又徐,江苏宝应县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拔贡,官郁林州判。历知象州、龙门、北流等县。卒于战乱。素好学,博通经史。游京师,得闻戴震、程瑶田等人论说,

  • 公余漫稿

    六卷。明王崇古(1515-1588)撰。崇古为明朝大将。字学甫,号鉴川。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嘉靖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进兵部尚书,召入协理戎政。对当时边境的安宁有

  • 读易搜

    十二卷。明末清初缙云人郑赓唐撰。郑赓唐为明末天启七年(1627)举人,官至福建按察使佥事。该书序中称“丁亥”,盖成于清顺治四年(1647)。该书经传体例全用注疏本,每卦之末附短论一篇,多是经生之常义,

  • 梦泽集

    二十三卷。明王廷陈(约1531年前后再世)撰。王廷陈,字稚钦,湖北黄冈人。生卒年不详。幼好弄,颖慧绝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选庶吉士,官至裕州知州。廷陈才高,诗文重当世,一时才士鲜能过之。著有

  • 从古堂款识学

    ①十六卷。清徐同柏撰。徐同柏(1775-1860),字寿臧,号籀庄,浙江嘉兴人。贡生。徐氏研究金石说古文形义,举证经史,时有心得,乃著《从古堂款识学》十六卷。与徐氏同时的收藏家,如沈氏雪浪斋、张氏清仪

  • 韵书音义考

    五卷。清李光琼撰。光琼字瑜华,又字槃阿,安徽庐江人。据李氏自序,是书为初学辨音义而作。音义字数悉依《佩文韵府》。一字数音者,分别音义详注。无两音者,另列于后。音别义同者,小注前行列音某又某,后行列义。

  • 周易传义补疑

    十二卷。明姜宝(1514-1593)撰。宝字廷善,一作惟善,号凤阿,江苏丹阳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姜氏以程子《易传》主理,朱子《易本义》主占,开始颇有怀疑,继而研究十五年

  • 正学堂尚书说

    一卷。清王仁俊撰。王仁俊约为清代后期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仍主伪古文说,而又与清代其他学者略有不同。丁晏作《尚书余论》,认定古文为王肃所伪造,此书则为丁氏之说找证据,并充分发挥丁氏之说,所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