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林泉高致集

林泉高致集

一卷。又称《林泉高致》。宋郭思(生卒年不详)撰。郭思,字得之,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熙丰五年中进士,官至徽猷阁待制、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其父郭熙,字淳夫,官翰林待诏直长,亦北宋熙宁年间著名画家,曾取法李成,工画山水寒林,笔势雄健,水墨明浩,早年风格工巧,晚年转为雄壮。郭思虽受儒学,但自幼深受父亲熏陶,对绘画亦颇喜好,善杂画,尤工画马。郭思于是书之序中称少时待于父亲身旁,每当听父亲说起绘画之要诀等,便动笔录下,共有数十至百条,故陈振孙之《直斋书录解题》称之为郭思追述其父郭熙遗迹、事实而作。《林泉高致集》凡六篇:“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其中前四篇皆郭熙之著述,而郭思为之注并加以整理。“画格拾遗”篇是郭熙生平事迹的记述,“画记”篇是郭熙在宋神宗时备受宠遇之事的记述,此二篇为郭思亲自论撰,故《林泉高致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郭熙的绘画创作经验。其中尤以《山水训》为影响之最,提出一系列山水画传统的观察和创作方法,如提出“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主张学画山水应“身即山川”,饱览各地山川胜景,“胸贮五岳”,其中详细论述“东南之山多奇秀天地”,“西北之山多浑厚天地”,以及“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别岫,常山多好列嶂,泰山特好三峰”等名山之地理特色,为世画后人观察事物具有宝贵的指导作用。在具体技艺上,认为凡画山水,须远近浅深、风雨明晦、四时朝暮皆有所不同,有形容曰:“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郭熙之精到论述充分反映出他炉火纯青之绘画技巧和深刻独到之绘画思想,也表现了我国的绘画艺术-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理论水平,都已达到相当高度,是我国艺术史上一部卓越的绘画论著。是书在历史辗转相传过程中,其前后皆有所附,今《四库全书》前无附录,而后附许光凝之序,王维、李成之“山水诀”,荆浩之“山水赋”,董羽之“画龙辑议”各一篇,并非郭氏原本旧有。书末有“至正八年豫章欧阳必学重刻”一行,亦或元时刊书者所加。别本又有《山水诀纂》一卷,亦题宋郭思撰;书前有“河南府判官厅公事王纬序”,称郭思述其父郭熙平日所说的“山水画法”,被好事者口耳相传,王纬得于最先,故成该编,且于大观四年(1110),镂版广泛传印;将之与《林泉高致集》比较,与其中“山水训”篇首尾相同,故疑郭思先有是编,后又增益成《林泉高致集》。《山水训纂》末又有《图画见闻志》一卷,与郭若虚同名,文却迥异,其中载叶梦得《评画行》,似不是郭思所辑,疑本为续郭若虚书而作,后人因所收画诀、画题皆郭思追述其父之词,故附书末。以上二编,或与郭思所书无关,或与之杂重,故《四库全书》俱刊除未录,仅附其书目于卷末。有《王氏画苑》本、《百川学海》本、《说郛》本(不全)、《八千卷楼》有钞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阳春集校本

    一卷。清王鹏运(1849-1940)校。王鹏运字幼遐,号半塘老人,晚号鹜翁,广西桂林人。同治举人,官御史、礼科给事中。其著颇富,有《味梨词》多种。本书据鹏运自跋云:“《阳春集》刻本久佚,从彭文勤传抄汲

  • 圣门事业图

    一卷。宋李元纲(生卒年不详)撰。元纲字国纪,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孝宗时上庠生。著有《厚德录》。是书分若干图,曰:传道正统、大本达道、进修伦类、为学之序、存心要法、求仁捷径、聚散常理、传心密旨、一

  • 六科准绳

    见《证治准绳》。

  • 客问

    一卷。明黄省曾(详见《西洋朝贡典录》条)撰。此书共一卷,十五则,体例采取客问己答的形式,篇幅较短。书中内容有牵强附会和错误之处,如“论解州盐池”条以及论“月星不借日光”等条。其论人事诸条,大多为愤时嫉

  • 四书纪疑录

    六卷。清凌扬藻撰。凌扬藻,字誉钊,广东番禺(今广东番禺)人。是书首辨书名,言唐人统称四库书为四书,四书之合始于无垢张氏,而朱子所注《大学》、《中庸》则曰《章句》、《或问》,《论语》、《孟子》则曰集注,

  • 太平寰宇记

    二百卷。乐史撰。乐史(930-1007),字子正,宋抚州宜黄(今属江西省)人。初为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年(980)举进士,历著作郎,知陵、黄、商等州,分司西京,改判留司御史台。著述颇为丰富,传世有《广

  • 尚书帝命期

    一卷。原题阙名,其他一些辑本多作《尚书帝命验》。本卷共辑有十三条,《白镜帖》所引“桀失玉镜,用其噬兽”一条与《太平御览》所引“桀失其玉镜,用其噬虎”大同小异;“禹白帝精”、“有人雄起”两条,见《太平御

  • 分门古今类事

    二十卷。撰者不详。据本书第八卷载“先大夫龙泉梦记”一篇,记中称崇宁乙酉岁拨漕解,次年及第,未署政和七年三月宋如璋记。以此看,此书作者当为宋如璋之子。但名已不可考,唯“序”中自称“委心子”。书中内容为志

  • 道南源委录

    十二卷。明朱衡(1512-1584)撰。朱衡字士南、惟平,万安(今属江西)人。学者。嘉靖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南京刑部尚书等。嘉靖四十四年(1565)黄河决口,以工部尚书总理河漕,定议开新河,筑堤防溃。

  • 绍邵轩丛书七种

    十八卷。王树荣(1871-?)撰。王树荣字仁山,晚号戟髯,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毕业于京师法律专门学堂,历任江苏高等审判厅推事,直隶高等审判厅推事、民庭庭长。1915年10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