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音捃言
四卷。明王荔(生卒年不详)撰。王荔字子岩,高阳(今属河北)人。嘉清中举人。官至青州府推官。本书以韵分为二十二部。但并非韵书。如第一部为京字部。其曰天对地、日对星,晓燕对春莺等。似为乡熟之书。本首标叶向高选、鹿善继阅,又李国序,都未必实有其事。
四卷。明王荔(生卒年不详)撰。王荔字子岩,高阳(今属河北)人。嘉清中举人。官至青州府推官。本书以韵分为二十二部。但并非韵书。如第一部为京字部。其曰天对地、日对星,晓燕对春莺等。似为乡熟之书。本首标叶向高选、鹿善继阅,又李国序,都未必实有其事。
不分卷。不著编者姓名。据宋景定《建康志·书籍门》记载:唐孔颖达奉敕撰修之《五经正义》在宋代有官方刊刻的监本、福建刊刻的闽本、浙江婺州刊刻的婺本。浙江湖州陆氏曾获宋刊巾箱本,学者们断为婺本。巾箱,亦称巾
无卷数。明程德良(生卒年不详)撰。程德良字凝之,号云连,又号云梦人。云梦(今属湖北省)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崇信县知县。平生著述甚多,有《不波馆正续集》、《白莲沜代豆日钞》、《明文览》、《
一卷。明王琼撰。王琼,山西太原人。事具《明史》本传。此书是嘉靖初总督三边军务时,广集历代守边得失、及己所条画奏疏,合为一书,曰《北边事迹》。书中主张花马池一路三百里,及环县至兰州八百里,皆筑墙掘堑,作
三十四卷。明张溥撰。溥(1602-1641)字天如,太仓(今属江苏省)人。崇祯辛未(1631)进士。幼嗜学,年二十,即与同里张采同学齐名,号为“娄东二张”。他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二十卷。清代李绂(1673-1750)撰。全书宗旨是通过详细介绍陆九渊学说来宣扬陆王一派学说,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八个类目介绍陆氏学说,即“辨志”、“求放心”、“讲明”、“践履”、“定宗仰”、“辟
一卷宋曾觌(1109-1180)撰。曾觌字纯甫,汴(今河南开封)人,著有《海野集》。宋孝宗在潜邸时,曾觌为建王内知客,常与觞咏唱酬。本书卷首《水龙吟》后阕有云:“携手西园,宴罢下瑶台,醉魂初醒。”即记
四卷。清沈昌基撰。沈昌基字儒珍,乌程人。其书删节《本义》,敷衍成文,前列拟题三页。其自序说“先世多以易发解成名”,所讲乃是科举之术。《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六卷,清费宏灏撰。费宏灏,号愚轩,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人。《读史评论》一书共分两部分,前四卷为史评,主要是分条论述,体例如札记,后二卷为史论,主要是因人因事而论,各自成篇,在此书前面有作者在雍正六年
一卷。作者不详。该书记秦树声生平事实。树声字宥横,河南固始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广东提学使。为官云南时,正与英国有边界纠纷,代滇督杨良草奏言不可许者六,必可争者九,为英人所畏
三卷。续辨二卷。别录一卷。宋余允文撰。允文字隐文,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卒年不详。《尊孟辨》对宋代司马光、李觏、郑厚(字叔友)三家有关驳诘孟子的言论一一进行辨说,旨在推倒群疑,定孟子于一尊,故书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