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河南管河道事宜

河南管河道事宜

不分卷。商大节撰。商大节,字孟坚,钟祥人,曾统军作战,屡次建功,长于战略。又曾任河工等职,故亦深明治水之理。黄河源流及历代修治损益,治河通考已搜集详尽。惟其时引水达徐,以济运道,则黄河所系视前尤重。河南郡邑,西自阁乡,东至虞城,相距几千里,皆黄河经绕之地。每岁夏秋水涨,非淹没州县,则损伤运道,当其事者,实难运筹。独惜中州一区,封壤未广,而水旱相仍,灾情日重。商大节因职守河道事宜,稽古考今,详治水之规制,备录成书,是为兹篇。《河南管河道事宜》,不分卷。其首冠黄河图一幅,后论修堤事宜,大旨分为三事:首为工程币金之计划,次为用人名额及应用材料之计划,末为防患护堤之计划。此三者为篇中之纲领,其所叙所论皆围绕此三者进行。综观全篇,论证详细,条理清楚。

猜你喜欢

  • 四书备检

    二十卷。清李扬华撰。扬华字实蕃,清泉(今湖南衡阳县)人。是编分天文、地域、山水、象数、理气、圣贤、本纪、列传、兵法、政典、工用、乡党、物类,共十三类。不能列入各类,以及为各类所遗漏者,另作余论三卷,附

  • 经图汇考

    三卷。清毛应观撰。应观字盥三,山西夏县人。此书前有祁寯藻序,以及应观的自序,后有王瑬的跋。全书原十卷,印出来的只有三卷。卷一是《天文祛异》,卷二是《地理征今》,卷三是《井田计亩》。《地理征今》又分前后

  • 诗经摘葩

    八卷。清孟道光(生卒年不详)撰。道光字泰瞻,又字少湘,湖南人,生平事迹不可考,只知大约生活在乾嘉年间。书以笔华楼所刻《诗集传》为底本说诗。说诗之语,皆列书眉,间有旁批。经文集传之旁,多有墨笔圈点,指示

  • 庚子京师褒恤录

    四卷。清裕厚等编。裕厚,蒙古正黄旗人,由举人官至民政部左丞。是书首载天津王守恂序,具言印书经过。其卷一载光绪二十八年(1902)闰八月二十一日,留京办事大臣崑岗等会同顺天府,查明在京文武各员殉国捐躯者

  • 梁氏丛书

    四种,八十卷。清梁学昌等编。梁学昌,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梁玉绳之子。该丛书收梁学昌祖父梁同书《频罗庵遗集》十六卷,梁学昌之父梁玉绳《清白士集》二十八卷(包括《人表考》九卷、《管子校补》二卷、《元

  • 潘刻五种

    五种,十五卷。潘祖荫(详见《滂喜斋丛书》)编。此丛书刻印了其先人潘世恩撰写的《思补堂笔记》,《思补堂笔记》分为荣遇、述德、循陔、思源、掌故、文衡、管间、易名等八项,分列八卷,记载所见所闻,详实可信。其

  • 风流十书

    八种,八卷。不著编者姓氏。所收子目书为:《钟情丽集》一卷,玉峰道人撰;《双双传》一卷,江都禹梅金撰;《三妙传》一卷,不著撰人姓氏;《天缘奇遇》一卷,不著撰人姓氏;《娇红传》一卷,不著撰人姓氏;《三奇传

  • 涪陵纪善录

    一卷。宋冯忠恕撰。记述宋理学家尹焞事。尹焞字彦明,洛阳人。受学于程颐,与冯忠恕父冯理同学,忠恕亦师事尹焞。金兵陷洛阳,尹焞逃亡至蜀,绍兴四年(1134)到涪陵。时冯忠恕任黔州节度判官,往来必过涪。六年

  • 经典释文

    三十卷。唐陆德明撰。德明生于南朝陈,卒于唐贞观初(约550-约630年),吴县(今苏州市)人,其名陆元朗,字德明,以字行世。唐经学家和训诂学家,博通经籍,与孔颖达齐名。历仕陈、隋、唐三朝,隋炀帝时曾任

  • 读孟

    十五卷。清王又朴(详见《大学原本说略》)撰。卷首有自序。根据七篇的次序,一篇分上下卷,共十四卷。末有附录卷。经文旁边,画圈点,注评语。扼要处,则圈围其字以分别。经文之后,依自己的见解,标义法,作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