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泼墨斋法帖

泼墨斋法帖

十卷。明王秉錞(生卒年不详)辑。王秉錞,字和声。此帖无刻石年月,共有十卷,其中第一卷包括汉魏之际的邓骘、崔瑗、张衡、张芝、钟繇、阮咸、阮籍、向秀、曹植等;第二卷包括晋代索靖、张华、陆云、顾恺之、卫夫人、卫恒、谢安、郗超、杜预、卞壶等;第三卷为晋王羲之;第四卷为晋王羲之、王献之;第五卷为王献之、王焕之、王衍、王恬、王操之、王凝之、王戎、王洽等及《万岁通天进帖》;第六卷为谢灵运、谢庄、萧子云、沈约、虞世南、褚遂良等;第七卷为唐欧阳询、薛稷、狄仁杰、孙过庭、怀素、张旭、李白等;第八卷为唐李怀琳、孙思邈、陆柬之、贺知章、李邕、颜真卿、白居易、柳公权等,以及五代的杨凝式,宋代的文彦博、范成大、李建中等;第九卷为宋蔡襄、黄庭坚、米芾等;第十卷为宋苏洵、苏轼、苏辙、王十朋、秦观、文天祥和元代赵孟頫、张贞居、倪瓒等。此法帖大都取于宋淳化阁帖、淳熙续帖,以及明代《停云馆帖》、《墨池堂法帖》、《郁冈斋法帖》、《戏鸿堂法帖》等,真伪参半,但摹拓精致,足以与《玉烟堂法帖》相抗衡。有明金坛王氏本。

猜你喜欢

  • 阳湖钱氏家集

    十六卷。清钱振锽(1870-?)辑。钱振锽,字梦鲸,号谪星,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钱向杲之子,光绪三十二年(1905)曾在都供职。本集第一卷,《佳乐堂遗集》,清钱钧(约为咸丰、同治间人)撰。本卷收

  • 清溪漫稿

    二十四卷。明倪岳撰。生卒年未详。倪岳,字舜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徙居上元(今江苏江宁)。南京礼部尚书谦之子。登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毅。事迹具《明史》本传。倪岳承其家学,研精

  • 论语大学偶记

    一卷。清汪德钺撰。德钺有《周易偶记》。是书敷畅朱义,颇有新得,其说《论语》谓朱论以“效”与“觉”释“学”字,后人或肆诋病,德钺据《易》与《白虎通》证之。说《大学》一篇,自“诚意”以至“平天下”皆从发处

  • 易释

    ①清黄式三所著易学著作。四卷。黄式三字薇香。定海人。此书第一卷为象爻合释。对古易注中随文曲衍、彖爻矛盾、爻爻矛盾的现象给予匡正。第二卷为同辞合释。解决了同一词语在易注中却前后矛盾。不合易例的现象。第三

  • 周易补疏

    二卷。清焦循撰。焦氏精研易学,多所创见。其以王弼之学,虽尚空谈,而以六书通假来解经,尚未远于马郑诸家。此书系为订正孔颖达《周易正义》之舛漏。颇能补孔氏正义之失,有参考价值。其自序称“弼或可由一隙贯通”

  • 音分古义

    上下两卷,附一卷。清戴煦撰。煦字鄂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精于算学,善于画,尤勤于律吕。曾辨正七律之说,谓凡神与人以数合,以声昭,然后相应,故以七同神人之数而以律和神人之声。七律七同实涉附会。其与

  • 忠经

    一卷。旧本题为汉马融(79-166)撰,郑玄(详见《周易乾凿度》)注。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人,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等。他遍注《周易》、《尚书》、《毛诗》

  • 闽杂记

    十二卷。清施鸿保撰。施鸿保,字可斋,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道光四年(1824)邑庠,一生14次应试乡举,皆不中,乃弃笔从幕,多居江西、福建。而居福建尤久,足迹遍及闽江上下游。此编即其从幕闽中时作。自

  • 铺夫额设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和纂辑年代。是书记载了清代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省的铺夫名额。每铺名额,都一一分列,每铺铺名也都详载。“铺递”,是清代邮政的一部分,是书对了解这

  • 易传

    四卷。程颐(1033-1107)撰。程颐,字叔正,号伊川。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幼有高识,及长力学好古,尤勤于《易》。因与苏轼不合引起洛、蜀二党之争,因此贬涪州。与其兄程颢同受业于周敦颐,但学说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