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秘藏

清秘藏

二卷。明张应文(生卒年不详)撰,其子张谦德润色之。张应文,字茂实,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号彝甫,又号被褐先生,明万历监生。因科场失意,乃转志于书画、菊兰。张应文博综古今,与王世贞相善,后自家乡徙居长洲,搜讨古今法书名画,著有《张氏藏书》、《清秘藏》等。张谦德即作《清河书画舫》及《真迹日录》的张丑,后改名为张谦德。此书分上下二卷,杂论古玩赏鉴等物,书名《清秘藏》,王稚登序中称取自倪瓒清秘阁之意。上卷分二十门,下卷分十门,其体例略如《洞天清录》,其文则多采前人旧论。如“铜剑”一条,本江淹铜剑赞之类,等等,而于所采,皆不注出处,不出明人著书之习气。其中所列香名,多引佛经;所列奇宝,多引自小说,颇参以子虚乌有之谈,亦不为典据。但其对于一切器玩,皆辨别其真伪,品第甲乙,以及收藏、装裱之类,一一言之甚详,颇有可采之处。卷末记所蓄所见一条,称其所蓄法书惟宋高宗行书一卷,苏子瞻诗草和元赵子昂的《归田赋》。所蓄名画只有唐周昉的《戏婴图》、宋人《罗汉》八幅,《画苑杂迹》一册、元倪云林《小景》一幅而已。而其子张丑即张谦德作《清河书画舫》所列于张应文名下之书、画真迹有三十一种,大概是为夸饰其富而为,不足为信。此书有《知不足斋》本,原附张谦德《真迹日录》之后。另有《藏修堂丛书》本、《翠琅舫馆丛书》本、《美术丛书》本以及明钞本、《四库全书》本等。后人曾将此书析为三卷,改题《筠轩清秘藏》,托名董其昌撰。

猜你喜欢

  • 庶斋老学丛谈

    三卷。元盛如梓(生卒年不详)撰。盛如梓自号庶斋,衢州(今属浙江)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据是书卷首题“元从仕郎崇明州判官致仕盛如梓撰”,知其曾任从仕郎、崇明州判官,后致仕。盛如梓博学

  • 蟾仙解老

    见葛长庚《道德宝章》。

  • 琅嬛史唾

    十六卷。明徐象梅(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徐象梅,字仲和,钱唐人。生平及生卒年均不详。著有《两浙名贤录》五十四卷等。《瑯嬛史唾》是择拾史传及稗官事语、分类记叙的一部书。其体例仿《世说新语》,又别创一

  • 上清词帖

    一卷。宋薛绍彭刻苏东坡书。薛绍彭,生卒年不详,字道祖,累官秘阁修撰等。薛绍彭留意笔札,曾与米芾齐名。嘉祐八年(1064)冬,苏轼任凤翔(今属陕西)幕,曾因事留上清太平宫,数次拜见宫中真君道长,并敬撰此

  • 天然如意斋诗存

    清皂保(生卒年均不详)著。皂保字荫芳,姓伊尔根觉罗氏,热河驻防满洲人。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天然如意斋诗存》收诗二百首,其中不乏关乎政事、史实之作。譬如,皂保曾奉使蒙古王宫,册封朝鲜,又曾任吉林将军,

  • 诗经小学录

    四卷。清臧庸(1676-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江苏武进县人。臧琳的玄孙。清代经学家。师事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曾助阮元编辑《经传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勘

  • 七子诗选

    十四卷。清沈德潜(1673-1769)编选。(生平见《古诗源》条)沈德潜晚年选编其门下士吴地七人之诗成此书。其中有:王鸣盛《耕养斋集》二卷,吴泰来《古香堂集》二卷,王昶《履二斋集》二卷,黄文莲《听雨斋

  • 贺监纪略

    四卷。清闻性善及其弟性道合撰。性善字与同,性道字天乃,宁波(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本书记载唐代诗人贺知章事。贺知章字季真,曾任秘书监,人称“贺监”。其书采撷贺知章遗文轶事及唱酬题咏之词,颇为完备

  • 剑闲斋遗集

    六卷。清陈瀚(1855-1896)撰。陈瀚,字裕楣,号子峻,湖南湘乡人。光绪间廪贡生,曾游于侍郎郭嵩焘之门,又居于闽浙总督杨星济幕府,受郭嵩焘影响,亦颇留心于经世之略。有《剑闲斋师门问答》一书。本书卷

  • 补农书

    一卷。清张履祥(1610-1674)撰。张履祥,字考夫,一字念夫,号杨园,桐乡(今浙江桐乡县)人。张履祥少有大志,明亡后避世乡间,康熙十三年(1674)卒。张履祥隐居乡间,身体力行从事农业生产。他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