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堂诗稿
不分卷。明陈汝(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陈汝,字席珍,江西高安人。生卒年不详。官江西广昌县知县。其自叙诗注云:望五贡荐。盖由贡生起家。是集为其子陈邦纶属陈起元所选定。《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格意颇为平实,然不足自名一家。四库已存目。
不分卷。明陈汝(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陈汝,字席珍,江西高安人。生卒年不详。官江西广昌县知县。其自叙诗注云:望五贡荐。盖由贡生起家。是集为其子陈邦纶属陈起元所选定。《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格意颇为平实,然不足自名一家。四库已存目。
二卷。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1077-1148)撰。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迁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生平事迹详见《石林燕语》。叶梦得在宋室南渡之初,岿然耆宿,藏书至三万余卷
一卷。唐李邕书,清康熙敕刻。李邕(678-747),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历官郡守、北海太守等,人称“李北海”,有《李北海集》(明人辑)。李邕工文善书,尤擅行楷写碑,笔力沉雄,自成一家,是唐
十二卷。清王韬(1828-?)撰,王韬字子潜、仲弢,号紫铨,又号弢园,天南遁叟、淞北、其初名利宾,又名瀚。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此文录略仿杜牧《罪言》、苏洵《权书》意旨,以拯救时弊为大体。所谓“外编
一卷。英国舍白辣(生卒年不详)撰,英国秀耀春(1856-1900)口译,赵元益(生卒年不详)笔述。舍白辣生平事迹不详。秀耀春又名詹姆斯、费·休伯蒂。英国浸礼会教士。1883年来华,在山东青州传教,后来
七卷。明凌宏宪编。凌宏宪始末未详。初时,李攀龙曾撰《诗删》,王世贞为之序。后坊间割其中所录唐诗刊行,别题曰《唐诗选》,凌宏宪又因其无评点,乃杂摭诸家之评,缀于简端,以朱墨版刊行,改题此名,盖坊刻翻新之
一卷。清张承燮撰。承燮,清末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以《史记》为主,而参以《孔子家语》,旁采《礼记》、《左传》、《论语》、《大戴礼记》、《孝经》等书,间加考证而成,共收孔门弟子八十人。书刊于光绪二十
一卷。清张弨撰。张弨,详见《昭陵六骏赞辨》条。康熙六年(1667),张弨曾至镇江焦山下,仰卧以手拓石,共得六十九字。较诸本独多,比宋黄长睿、董招所载,多得八字。其考辨亦较顾元庆所书为详。传本入“四库存
三卷。清李锐(1768-1817)撰,黎应南补。李锐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苏州)人。他早年习《算法统宗》,便心通其义,遂为九章八线之学。嘉庆初获读秦九韶、李冶诸书,略加校勘注释。先为浙江学政、巡抚
十卷。张大复撰。张大复(生卒年不详)字元长,昆山(今属江苏)人,与归有光(1506-1571)同时。该书原来与《昆山名宦传》合为一编,题为《梅花草堂集》,后又分为两部。此前,方鹏有《昆山人物志》六卷,
一卷。清汤球辑。《史通正史篇》记载:“宋武帝入关,曾访秦国事,又命梁州刺史吉翰访诸仇池,并无所获。先是秦秘书郎赵整参撰国史,值秦灭,隐于商洛山,著书不辍。有冯翊车频,助其经费,赵整卒,吉翰乃启车频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