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潜虚

潜虚

一卷,附《潜虚发微论》一卷。宋司马光(详见《温公易说》)撰。《潜虚》是拟《太玄》而作。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此书以五行为本,五行相乘得二十五,两之二十五为五十,卷首有气、体、性、名、行、变、解七图,各图或有辞文,或无辞文,缺者为未完之作。据朱熹跋张氏《潜虚图》,谓范仲彪家多藏司马光遗墨,曾向他示以《潜虚》别本,所缺之文甚多,别人问范仲彪为什么缺文很多,范氏说温公晚年著此书,未竞而卒,故所传止此。朱子还说,近见泉州所刻,无一字之缺,开始很惊疑,读至刚行便知是赝本,非司马光旧作。据晁公武所言五行相乘为二十五,两之为五十之说,而今本实为五十五行,《四库提要》称其中五行是后人所加。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则认为是张行成取缺本所补缀。并且认为全书皆伪。然此书虽未必出于司马光之手,或非司马光原作,而其书流传广泛且影响颇深,实为后世学者了解宋人关于术数学研究的可参之作。后附《潜虚发微论》,是宋张敦实所撰。张敦实,字炳文,婺源(今属江西省)人,曾官至左朝奉郎监察御史。其所撰《潜虚发微论》,宋代就已附刻于《潜虚》之后。其著以《发微论》为总论,继之以《玄以准易虚以拟玄论》、《气论》、《体论》、《性论》、《名论》、《变论》、《行论》、《命论》、《蓍论》诸篇。要旨发司马光考前古兴衰得失之言,认为是笔学心学之论。《四库提要辨证》作者余嘉锡对此详加考证,认为《发微论》十篇之中,其八篇都是窃自张汉的《辨虚》一书。虽此书不无剽窃之嫌,然其成书早,流传广泛,对后世学者研究《潜虚》一书,实助一臂之功。现存《范氏奇书》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留都见闻录

    二卷。明吴应箕撰。吴应箕(1594-1645),字次尾,贵池(今属安徽省)人,崇祯贡生。清兵破南京,参加抗清军事活动,被执,不屈死。著有《楼山堂集》、《读书止观录》。此记记留都琐事,大都记戍午、甲子两

  • 二酉委谈

    一卷。明王世懋(1536-1588)撰。王世懋,字敬美,时称少美。太仓人。好学而善诗文。曾官礼部主事等。王世懋著述宏富,有《奉常集》六十九卷等多部。《二酉委谈》一书乃随笔杂记,多说神怪之事。亦间作放达

  • 皇朝藩部要略

    十八卷,附表四卷。清祁韵士撰。祁韵士(1751-1815年),字鹤皋,山西寿阳人,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四十三年(1728年)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累官户部郎中。坐事戍伊犁。不久赦还。撰有《外藩蒙

  • 射阳先生存稿

    四卷。明吴承恩(约1504-约1582)撰。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涟水(今属江苏)人,后迁居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曾祖吴铭做过余姚训导,祖父吴贞做过仁和县学教谕,但官都不显。其父吴锐,因家

  • 历代相业军功考

    二卷。《明代相业军功考》二卷。明沈梦熊撰。梦熊字兆扬,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生卒事迹不详。该书主要记叙历代著名宰相和有巨大军功之人的事迹,成书于天启三年(1623)。《历代相业》选录自伊尹至陆秀夫,

  • 国朝全闽诗录

    三十二卷。清郑杰(生卒年不详)编辑。郑杰,字人杰,又字昌英,约乾隆、嘉庆年间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乾隆间贡生。喜藏书,其藏书之所曰注韩居。《国朝全闽诗录》简称《闽诗录》,系郑氏在藏书之闲暇辑成。其

  • 东石讲学录

    十一卷。明王蓂(生卒年不详)撰。王蓂字时祯,金溪(今属江西)人。景泰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著有《心学录》、《大儒心学语录》、《草庐吴先生辑粹》、《忠义录》等。此书为王平生的讲学语录,由其门人黄文龙所编

  • 小学钩沉续编

    八卷。清顾震福(生卒年不详)辑。震福字竹侯,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是书为任大椿《小学钩沉》的补编,有补任氏已引之未备者,有正任氏已引之误者,有与任辑字同义异、字异义同者。所辑凡48种:卷一为《仓颉篇》

  • 御定广群芳谱

    一百卷。清汪灏、张逸少等编撰。汪灏,字文漪,一字天泉,临清(今山东临清市)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巡抚河南,办事果断,纪律严明,因督修黄河工程,积劳成疾,乞求归里,不久病

  • 梅颠稿选

    二十卷。明周履靖(1542-1632)撰。周履靖,字逸之,号梅墟、螺冠子。秀水(浙江嘉兴)人。著有《夷门广牍》、《闲云稿》、《泛泖吟》、《咏物诗》、《螺冠子诗余》、《菇草编》诸集。陈继儒汇而选之,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