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灵山县志

灵山县志

十二卷,清黄元基修,吴苏海纂。黄元基,广西临桂人,举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灵山县知县。吴苏海,时任教谕。灵县自明代以来叠遭兵燹,卷帙散失,文献无徵。康熙十一年(1672)县令林长存,博采耆旧,搜罗残简,汇辑成篇,尚无刻本。迄后五十余年,盛熙祚续之,雍正十一年,杜兆观将其镌板成书。迄后三十余年,黄元基莅任,以版片残落,恐年久湮灭,选县中渊博者,分类编辑。始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春,历一年志成。《灵山县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全书共十二卷,六十六目,为:舆地志、建置志、事迹志、典谟志、礼乐志、风俗志、秩官志、兵防志、选举志、赋役志、人物志、艺文志。此志仿雍正《广东通志》体例。

猜你喜欢

  • 木钟集

    十一卷。南宋陈埴(生卒年不详)撰。陈埴字器之,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少师事叶适,后从朱熹游学。嘉定进士,以通直郎致仕。晚年以讲学为业,从学者数百人,称“潜室先生”。著有《木钟集》、《禹贡辨》、《洪范解

  • 春秋五礼例宗

    七卷。宋张大亨(生卒不详)撰。张大亨字嘉父,湖州(治今浙江吴兴)人,宋代经学家。神宗元丰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直秘阁,卒于南宋初年。张大亨自称“少闻《春秋》于赵郡和仲先生”,和仲即苏轼。大亨之学亦以《

  • 春秋左氏传传例解略

    一卷。刘师培撰。此书在于推求《左传》记事的褒贬义例,以补充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之缺,共辑成十九例。刘师培坚信《左传》书日记事都有褒贬义例,因此他除搜集汉儒对《左传》褒贬义例的古说外,还自

  • 鉴戒录

    十卷。蜀何光远撰。生卒年不详。何光远字辉夫,东海(今属江苏)人。蜀孟昶广政初,官普州军事判官。《鉴戒录》共六十六则,每则皆以三字标目,与苏鹗《杜阳杂编》略同。多记唐及五代间遗闻轶事,而以蜀事居多。多诙

  • 易纬通卦验

    《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马端临《经籍考》以及《宋史·艺文志》均载此书。黄震《日抄》说,此书大概是对卦气的阐发。朱彝尊《经籍考》则认为此书早已散佚,今所载于《说郛》者,都是从类似的书里凑合而成的,

  • 二酉委谈

    一卷。明王世懋(1536-1588)撰。王世懋,字敬美,时称少美。太仓人。好学而善诗文。曾官礼部主事等。王世懋著述宏富,有《奉常集》六十九卷等多部。《二酉委谈》一书乃随笔杂记,多说神怪之事。亦间作放达

  • 集孝经郑注

    一卷。陈鳣(1753-1817)辑。陈鳣字仲鱼,号简庄,又号河庄,浙江海宁人。嘉庆四年(1799)举人。陈鳣博学好古,精训诂学。著述有《声类拾存》、《续唐书》、《石经说》、《简庄缀文》,《松砚斋随笔》

  • 学统

    五十六卷。清熊赐履(1635-1709)撰。熊赐履,字敬修,一字青岳,号素九,一号愚斋,孝感(今属湖北)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大学士。尊奉程朱理学,主张非《六经》、《论语》、《孟子》之书

  • 殷墟书契续编

    六卷。清罗振玉编著。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1933年10月出版,珂罗版影印拓本,线装,六卷六册,分卷页编排,无著录片号。该书第一册有《自序》。《续编》共著录甲骨文拓片二千零一十六片,其中辑自《戬寿

  • 澹余轩集

    八卷。清孙光祀(约1670前后在世)撰。孙光祀,字怍庭,号溯玉,历城(山东济南)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著有《澹余轩集》。是集为孙光祀诗文别集。凡八卷,其中文七卷,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