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卷。清刘霁先(详见《字湖轩左纬》)撰。此书附刻于《字湖轩左纬》之后,不分卷,大体上取《左传》事类,就其文辞排比成对偶之文。其中隐公四条,桓公九条,庄公十一条,闵公四条,僖公二十一条,文公十一条,宣
一卷。清耿介(?-1688)撰。耿介字介石,初名冲,号逸庵,河南登封人。官至少詹事,师承孙钟元。著述有《理学正经》、《性理要旨》、《中州道学编》、《孝经易知》、《敬恕堂存稿》。是书首列《洛学编续》中耿
十四卷,首一卷。清杜冠英、胥寿英修,吕鸿焘纂。杜冠英署同知。胥寿英同知。吕鸿焘新昌举人。玉环孤悬海外,其地旧属乐清、太平,明代曾几次弃之。清雍正间,设立厅治,始创志四卷。最初无文献可寻,有之也在乐清、
二卷。《弦索辨伪》三卷。明沈宠绥撰。沈宠绥字君徵,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南部)人。生平不详。其以度曲家往往沿流忘初,又声乖于字,而调乖于义。因作此书以厘正音调。凡分二十六目,剖晰颇详。其弦索辨伪,则载西厢
二十卷。明钟惺(1572-1624)撰。钟惺字伯敬,竟陵(今属湖北省)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行人,稍迁工部主事,寻改南京礼部,进郎中,擢福建提学佥事。以父丁忧归。官南都时,读史恒至丙夜,
二卷。清李荣陛撰。李荣陛字奠基,号厚冈,江西万载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胡思敬在《豫章丛书·李氏四种》跋里称,李荣陛曾经以进士服官云南,“其著述未刻者,藏于家而稿本涂乙增补,有夹签多凌乱”。今观此书,亦
一卷。旧题唐杜光庭(生卒年不详)撰。杜光庭字圣宾,晚年自号东瀛子,括仓(今属浙江)人。应百篇举不第,便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帝幸蜀,召见杜氏,赐与紫衣,令其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据蜀时,赐杜氏为广成先生
四卷。《附录》一卷。宋陈长方(1108-1148)撰。陈长方,字齐之,号唯室先生,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曾官江阴县学教授。长方父陈侁,与游酢、杨时、郑浩、陈侁等交游颇深,
五十四卷。宋僧志磐(生卒年不详)撰。志磐号大石,天台宗僧人,尝住四明(今浙江鄞县)福泉寺及东湖月波山。不详其身世及生平事迹,只知志磐僧学识颇丰,幼年从儒者袁机受学,后出家学禅。除著述本书外,还写有《法
八卷。清柴应辰纂修,潘增纂。柴应辰字君拱,浙江绍兴县人,出身举人,康熙十三年(1674)任平陆县知县。在任期葺学宫、衙署,不劳民伤财,以父忧离职。后升为蒲州知州。按平陆县志,创修于明嘉靖间知县王发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