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瞿塘日录

瞿塘日录

十二卷。明来知德(详见《瞿塘易注》条)撰。此书内篇七卷,外篇五卷。内篇分十五种。一为《弄图篇》,画一个大圆圈,中间空白以象无极,外圈则用陈敷文所传《蜀中太极图形》,以黑、白二色互包,用以表示阴阳递相消长,而又以人事、世运绕圈旋转而注之。二为《河洛书论》,皆是其《瞿塘易注》之余论。三为《格物诸图》,大意是以《论语》三戒为三欲,务格而正之。四为《大学古本》,即不取朱子之说,也不取王守仁之说,大旨是“以明德为五伦,以明明德为明人伦,以亲民为亲亲而仁民,归本于修身,而以格物为克己,犹然格去物欲之说也。”五为“入圣功夫字义》,其体例大致同陈淳的《北溪字义》相仿,但立说却不相同。六为《省觉录》,皆为其讲学之语。七为《孔子谨言功夫》,以《论语》四十条联贯其文,分为八段,其第一段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最后一段又说:“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夫我则不暇,始吾于人也,谁毁谁誉,今吾与人也。慎言其余,言思忠,非礼勿言,似不能言者,时然后言,言必有中。…”八为《省事录》,与《省觉录》大体相近,但《省觉录》多为讲学之语,而《省事录》则多论事。九为《九善榻记》,十为《四箴》,十一为《论俗俚语》,十二为《革丧葬之俗》,只有目录而无内容(《四库》馆臣所采用此本为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大概有缺佚。)十三为《理学辨疑》,所论均为阴阳天象之事,多为臆断之说。如其论昼夜之长短,不是以南、北至为度,而是认为“冬至一阳生,阳气主升,则日随而高;夏至一阴生,阴气主沈,则日随而低。”其论日月“如一镜在桌上,一镜在桌下,如何月能受之光”,其论日月交食则认为“日月如两飞毯,疾驰而过,彼此安能相掩?其食只不过如氛祲之类,偶然有变,诸儒不明造化阴阳大头脑,所以信历家之说。”十四为《心学晦明解》,主要叙述自己如何攻驳先儒之意。十五为《读易悟言》,也是只有目录而无内容,在标目下注曰“有易注别刻单行”。外篇为其所作诗文,即斧山稿、悟山稿、游峨嵋稿、快活庵稿、八关稿、游足稿、重游白帝稿、求溪稿、买月亭稿、铁凰稿、游华山稿、游太和稿、续求溪稿,共十三集。来知德退居空山后,自求解悟,既无师友之切磋,又无典籍之考证,冥心孤想,时有所见,遂坚持一己之所得,自以为是,不知天下数理逻辑之不可以坐推。对于天下事物,并非亲身所历、所见,于茫乎无据之中而断然下结论,还抨击朱子“格物致知为本”为“宜其敝精神于无用之地,至老死而终不悟矣。”

猜你喜欢

  • 区种五种

    五卷。原题西湖寄生菊斋氏辑,西湖寄生与菊斋均为清赵梦龄之号,赵氏字锡九,浙江仁和(今属杭州市)人。贾思勰《齐民要术·区种法》云:“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

  • 食古录

    一卷。清陈伟撰。陈伟概况详见《愚虑录》条。是编为陈伟丁亥(1887)、戊子(1888)二年浏览各家经说所抄撮的笔记,间以附录自己的见解。每篇之后标以年月,其体例与《愚虑录》相同。所录范围广泛,如汉宋经

  • 鞠通乐府

    三卷。清沈自晋(1583-1665)撰。沈自晋字伯明、长康,号鞠通生、西来公,江苏吴江人。弱冠即补博士弟子员。于书无所不窥,而尤通音律。尝从伯父词隐沈璟先生作东山之游。一时海内南词家,如范香令、卜大荒

  • 释饼饵

    一篇。清成蓉镜撰。详见“释饭鬻”。

  • 真赏斋赋

    一卷。明丰坊(生卒年不详,约1523年前后在世)撰。丰坊为明代学者,字存礼,号南禺。鄞县(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见《万卷楼遗集》条。此编乃丰坊居吴中时为其友人锡山华夏而作。夏字中甫,与文衡山、祝枝山等

  • 诗家直说

    二卷。明谢榛(1495-1575)撰。其生平详见《四溟集》辞目。此书原载其《四溟集》中,称《诗家直说》。后别出单行,题《诗家直说》,也题《四溟诗话》。谢榛论诗,亦有复古主张,但他已认识到本朝诗人学杜甫

  • 仪象考成

    三十二卷。清戴进贤主编。有二十六人参加编纂工作。前两卷说明“玑衡抚辰仪”的性能与用法,后三十卷是星表。包括总纪恒星及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十三卷,恒星赤道经纬度十二卷,月五星相距恒星黄赤道经纬度表一卷,天汉

  • 周易原始篇

    一卷,清邓蘖撰。此书作者认为周易立义取象,皆有本原,故取周易与三坟书相互印证,欲弄清古人治易的沿革、思想。但其所据皆为伪书,故说虽新颖,但游谈无根。如其所据的三坟书,原书早已散佚,现今所见者都是后人伪

  • 钦定千叟宴诗

    ①三十六卷。此集乾隆五十五年(1790)奉敕编成。清康熙皇帝以海甸承平,咸登仁寿,曾以康熙元年(1662)召开嘉宴,以千叟为名。康熙四年(1665)正月六日,为张扬天下承平,海内一心之盛世,亲临赐宴,

  • 秋水集

    十六卷。清冯如京(约1665前后在世)撰。冯如京,字紫乙,一字秋水,代州(山西代县)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中拔贡。授永平知府。累迁广东左布政使。著有《秋水集》。是集为冯如京诗文集。凡十六卷,诗八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