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不著作者姓名。《永乐大典》题为朱熹所作。今考书中引用诸说,有朱熹《家礼》,并且有朱子之称,故非为朱子所作。钱曾《读书敏求记》说:“《家山图书》,晦庵私淑弟子之文,盖逸书也。李晦显翁得之于刘世常平
九十五卷。南宋黄震(1213-1280)撰。黄震字东发,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历任吴县尉、抚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浙东提举常平等职。宋亡后,隐居宝幢山,饿死师事五文贯,
十六卷。明穆希文(生卒年不详)撰。穆希文字纯文,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此书成于万历十四年(1586)。十六卷,分原天、原地、原人、原物、原道术五部。杂采事迹,亦间有论断,其体例在类书和说部文献之间。多
十七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是书《丧服》第十一行王氏笺下,有“代丰学”三字,因此,“笺曰”外往往有“学曰”,大概是其子说。此书前后没有序和跋。本书有时能够恰当地辨驳郑说。认为《士昏》席于北方
二卷。清李光地(1643-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累官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著有《周易观彖》,已著录。《正蒙》宋张载著,九卷。取《易》“蒙以养正”之文,故称《正蒙》。其书本
一百卷。明徐春甫(1520-1596)撰。徐春甫,字汝元,号思鹤,祁门(今属安徽省)人。曾从名医汪宦学医,博通内、妇、儿各科医术。不计名利,以救人为己任,后授太医院官职。以《内经》为本,推崇李杲,具有
一卷。唐佚名编。敦煌本诗选两残卷。甲卷凡六家,计七十一首。前三首人名在断损处,不可见。其名存者,有王昌龄、邱为、陶翰、李白、高适。高适诗《上陈左相》一首,残佚后半。乙卷凡二家,录诗四十三首,末二首题李
不分卷。朱善旂辑。朱善旂,字建卿,浙江平湖人。此书乃朱善旂在清道光、咸丰年间所辑铭文拓本,共三百六十四器。编辑次序零乱,有的有释文,有的没有释文,间有各家题识。实际上乃未成之书。有光绪三十四年(190
一卷。清易本烺撰。是编专门伸发顾炎武古音入声分配之说。顾氏入声之分配,学者或有异辞,本烺有慨于此,遂逐部约顾说大意而自以意反复疏证之,诚顾氏之功臣也。有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余草堂刊本。
一卷。元张观光(1246-?)撰。观光字直夫,东阳(今属浙江)人。著有《屏岩小稿》。是编为张观光诗集。其诗多抒写抑郁不平的感受。然今观其集,“其诗皆格意清浅,颇窘于边幅。然吐属婉秀、无钩章棘句之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