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学文钞

经学文钞

十五卷。清梁鼎芬(1859-1919),曹元弼(1879-?)同辑。鼎芬字星海,号节盦,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湖北布政使。元弼字叔彦,江苏吴(今江苏省吴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此书实出曹元弼一人之手。其凡例云:“凡大节有亏,当为圣门所不齿者,学虽博,文虽美,不录。”这是与孔子不以人废言的原则相违的。元弼在自序中称主讲两湖书院经学时,曾与曹鼎芬慨叹,不胜斯文坠地之惧。以为造就人才,要从正人心始,而正人心当从明经始。其言不虚。又称义疏虽辞训古质,但有时流于烦琐。书中内容驳杂,体例不一。有经师诸论,载陈澧与人书,独多陈澧言论,言虽精警,但实非陈澧创见。盖因梁鼎芬曾受业陈澧之门,故标榜其师,抬高自己。有经学大义二十四篇,其中有采张之洞《劝学篇》几篇,有奏折,也有元弼之兄福元之文,元弼自撰之文,多曲媚张之洞之辞。全书共录元弼论《周易》十四,《尚书》四,《毛诗》十,《周礼》六,《仪礼》十一,《礼记》一,《孝经》五,可视为曹元弼一家之私集。内容瑕瑜互见,得失并存。《经学文钞》有江苏存古学堂排印本。

猜你喜欢

  • 便民图纂

    十六卷。无编者姓氏。《明史·艺文志》及《中国丛书综录》均著录为明邝璠撰。但据近人研究认为,此书并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邝璠,字廷瑞,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本属农书类,但由于书中所记内容“旁及祈福、择日及诸格

  • 孟子注

    ① 一卷。晋綦毋邃撰,清马国翰辑。邃字及,里爵俱无考。裴駰《史记索隐》两引邃注《列女传》语,《隋书·经籍志》列其书于皇甫谧《列女传》之下,杜预《女记》之上,则邃为晋人无疑。《隋书·经籍志》邃有《孟子注

  • 洗心斋读易述

    十七卷。明潘士藻(生卒年不详)撰。士藻字去华,号松雪,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明史·李沂传》中附有藩士藻事迹,可参看。潘氏还著有《暗然堂类纂》一书,记所见所

  • 金华丛书

    六十九种,七百四十二卷。清胡凤丹编。胡凤丹字月樵,浙江永康人。官湖北道员,曾编有《金华文粹书目提要》。丛书收金华历朝著作六十九种,按四部排列,计经部十五种,史部十一种,子部十四种,集部二十八种,前有《

  • 章介庵集

    十一卷。明章衮(约1537年前后在世)撰。章衮,字汝明,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御史,累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著有《章介庵集》。是集凡十一卷,首载《大学口义》、《

  • 碑别字补

    五卷。清罗振玉辑。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罗振玉兄罗振辑有《碑别字》一书,未付印而卒,罗振玉为其刊行,并补撰本书,以续其兄之作。书同样以韵的五声分卷,每卷中的字依韵分录,每字列别字于前,而以正体为

  • 书经字考

    一卷。清吴东发撰。吴东发字芸文,浙江海盐人。此书专考《尚书》中一些有异义的字,比如说“陟方乃死”,认为“方”。“放”在古代相通,“放”又通“仿”;“陟”是说“治化上升”,“放”是说“治化周遍”。他认为

  • 陶学士集

    二十卷。明陶安(1315-1371)撰。陶安,字主散,安徽当涂人。元至正四年(1344)举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朱元璋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并亲制门帖“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赐之。洪武元

  • 冬巢词集

    四卷。清汪潮生撰。汪潮生字汝信,号饮泉,江苏江都人。生卒年未详。诸生。此书为词集。首卷六十七首,次卷六十二首,三卷七十二首,末卷六十首。共二百六十一首。前有黄承吉序。其词不宗一家。精深华美,声调高朗,

  • 疏食谱

    一卷。宋陈达叟编。陈达叟,清漳(今河北肥乡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编有《疏食谱》一书。是书原本未标作者姓氏,明汪士贤《山居杂志》载此书,题作者名为清漳陈达叟撰,没有标明什么时代。《千顷堂书目》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