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翊圣保德传

翊圣保德传

三卷。宋王钦若(962-1052)撰。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属江西新喻)人,中进士甲科,官至司空、门下侍郎等。王钦若状貌短小丑陋,为人奸诈,因妒忌寇准在澶渊之役立奇功而进谗言使寇准去职。王钦若常自言少时见天中赤文成紫微二字,又言后遇仙人说他久后必当宰相,以此来神化自己。王钦若参予朝政,宋真宗对他言听计从。他劝宋真宗假选“天书”,并以符命向四裔夸耀,至使“天书”之事盛传,皇帝也东封西祀而疏于朝政。王钦若曾受命统领校定道经,沿袭三洞四辅旧部,增益而编校七部,收书四千三百五十九卷,又选篇目上进,赐名《宝文统录》。编撰《翊圣保德传》三卷。汉末张鲁统领天师道,设有天、地、水三官,其中水官即为“翊圣”,也是道教所尊之玄武。宋初崇奉翊圣为神,传言于宋太祖建隆初年(960-963),显灵于陕西盩厔县张守真家,能降言,自称是“高上大圣玉帝辅臣”,奉玉帝之命降世辅佐大宗皇朝。宋太宗于陕西终南镇建“上清太平宫”供奉此神,并诏封为“翊圣将军”;宋真宋加封为“翊圣保德真君”。《翊圣保德传》一书,卷首有《宋真宗御制翊圣保德真君传序》,《道藏》本题《宋仁宗御制翊圣应感储庆保德真君传序》(不确)。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述翊圣降世经过和宋朝供奉事迹;中卷述翊圣显灵事迹,多为驱邪斩妖等事;下卷为翊圣降言录,主要宣扬忠孝仁义,积善去恶等说。又附王钦若“进翊圣保德真君事迹表”和宋真宗“批答”。《道藏》本还载有宋徽宗加封的“敕诰”(是为后人所附)。现存宋《云笈七签》本、明《道藏》本,清《四库提要》据两淮盐政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南河成案

    五十四卷,首二卷。不著撰人姓氏。考书中所辑之案牍疏奏之人,为齐苏勒、范时绎、稽曾筠、蒋炳、常禄等。皆雍正、乾隆间之大臣也。故当时河道浚治之事,皆出诸人之手,其成案亦诸人商榷而定。《南河成案》清刻本。此

  • 陈两湖集

    三十四卷。明陈昌积(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陈昌积,字不详,号两湖,泰和(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兼翰林院学士。陈昌积所写诗文,才调富有,驰骤自喜。著有《松

  • 春秋深

    十九卷。清许伯政(详见《易深》)撰。作者认为,孔子依据鲁史撰成《春秋》,并用鲁史中未入《春秋》的史事作传,《左传》中叙述而不下结论、语言简洁意旨精深的部分即出自孔子之手。其余起注释作用的文字以及“词气

  • 安陆集

    一卷。《附录》一卷。宋张先(990-1078)撰。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晏殊曾辟为通判,又尝知吴江县,官至都官郎中,故有“桃李嫁东风郎中”及“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

  • 瞿冏卿集

    十四卷。明瞿汝稷(约1596前后在世)撰。瞿汝稷,字元立,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礼部侍郎瞿景淳子。好学工文,以荫补官,三迁刑部主事,以太仆寺少卿仕至。事迹附见《明史》瞿景淳传。是集为四川眉州(今眉山

  • 敦艮吉斋诗存

    二卷。《文存》四卷。清徐子芩(?-约1876)撰。附《劫余小录》一卷。徐元叔撰。徐子芩,字西叔,号易甫,一号毅甫,晚号龙泉老牧。安徽合肥人。道光举人。不求官,耕牧山中,以“狂人文士”居。《敦艮吉斋诗存

  • 大学衍义补

    一百六十卷。明邱浚(1420-1495)撰。邱浚字仲深,琼山(今海南海口)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精熟典籍,著有《家礼仪节》、《邱文庄集》、《投笔记》等。此书为补南

  • 左通补释

    三十二卷。清梁履绳(1748-1793)撰。履绳字处素,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诗正孙,乾隆戊申(1788)举人。他汇辑各家对《左传》的解说而进行折衷,成书六种,命名为《左通》。其一为《补释》,其

  • 春秋翼附

    二十卷。明黄正宪(见《易象管窥》)撰。该书以为注《春秋》者,以左氏,公羊、穀梁及胡安国最为著名,但都有不足。于是遍采自唐孔颖达以下至明代学者的观点,进行折衷。其中明人之说多取季本的《春秋私考》和王樵的

  • 方氏易学五书

    五卷。清方申撰。方申,生卒年不详,字端斋,江苏仪征人。本姓申,少孤家贫,其舅姓方,取方申为子,由此改姓方,以申为名。由于家中贫困,常受雇于人,为之撰写为生。事母至孝,只要是自己第一次吃的东西,一定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