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花月痕

花月痕

清魏秀仁(1818-1873)撰。魏秀仁字伯肫,一字子安,号眠鹤主人、眠鹤道人,又号咄咄道人、不悔道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自幼随父研习经史,二十八岁始中秀才,次年为举人,后屡试不第。曾入幕陕西、山西、四川诸省府,又曾于渭南象峰书院、成都芙蓉书院执教。同治元年(1862)返乡,仍从事教学和著述,终在贫病潦倒中死去。其著作除《花月痕》外,尚有《石经考》、《陔南山馆诗话》、《陔南山馆诗集》、《咄咄录》等,但多未刊行。《花月痕》又名《花月姻缘》,全书五十二回,是一部描写才子与***生活的作品。叙写韦痴珠与刘秋痕、韩荷生与杜采秋这两对才子、***升沉荣辱的生活际遇。韦痴珠儒雅风流,满腹才学,但一生穷愁潦倒,无法与心爱的女人刘秋痕实现美满姻缘,终于郁悒而终,刘秋痕也殉情而死;韩荷生与韦痴珠同样才华横溢,并事事春风得意,科考中探花,立功封侯,杜采秋亦封为一品夫人。在鲜明的对比中,流露出了作者悲凉颓唐的情绪和对功名富贵、才子佳人美满结合的歆羡。书末儿回写韩荷生等人平定太平天国之事,与全书中心内容脱节,实属画蛇添足之笔。在晚清盛极一时的狭邪小说中,《花月痕》称得上水平较高的一部。作品结构精巧,通篇用比较文雅的白话写成,语言华美、细腻,情感缠绵,对后世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影响较大。其书版本有光绪十四年(1888)闽双笏庐原刻本、光绪十九年上海书局排印本、育文书局石印本等。今本有198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本和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杜维沫校点本。

猜你喜欢

  • 孝慈堂书目

    不分卷。清王闻远撰。王闻远(1663-1741),字声宏,号莲泾,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酷喜藏书,此为私藏书目,分四部编排,计八十五类,其中经部十八类、史部三十三类、子部二十四类。所设类目有别于传统四

  • 桂苑丛谈

    一卷。五代冯翊子撰,年里生卒事迹均不详。《新唐书·艺文志》载:“《桂苑丛谈》冯翊子子休撰”。《宋志》同。《郡斋读书后志》载:“题云冯翊子子休撰,杂记唐朝杂事,僖昭时,当是五代人,《邯郸》云姓严。”疑冯

  • 广雅疏证拾遗

    二卷。清王士濂撰。士濂字堂溪,江苏高邮县人。士濂于《广雅疏证》原注未详或未训者,复博采群书,拾遗补阙,为之训释。多采全袒望、杭世骏、钱大昕、戴震、余萧客、段玉裁、钱绎、洪颐煊、郝懿行、朱骏声、邹汉勋、

  • 大戴礼注补

    十三卷。清汪照(生卒年不详)撰。汪照,初名景龙,字纚青,一字少山,江苏嘉定县(今上海嘉定)人。贡生,负诗名,精考证,工八分书;尝佐王昶分纂《金石萃编》;游陕西,历主华原横渠书院;著有《三家诗义证》、《

  • 丰川续集

    三十四卷。清王心敬(1656-1738)撰。王心敬字尔缉,号丰川。陕西鄠县人。卒年八十三岁。为诸生。督学待以非礼,弃去。讲明正之学,总督额伦特、年羹尧先后以隐逸荐,不就。乾隆元年(1736)举孝廉方正

  • 古文尚书证讹

    十一卷。宋王应麟撰集,清李调元校刊。本书为王应麟原著,一向没有刻本刊行于世,李调元恐其日久湮没,因此校定刊行之。汉代郑玄对于五经皆有注解,汉魏以来,皆立于学官。然唐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则《易》用王弼

  • 王谢世家

    三十卷。明韩昌箕撰。昌箕字仲弓,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生卒仕履不详。该书成于天启二年(1622)。专门记载南朝时王氏、谢氏两大家族人物。各为之作传。书前冠以《谱系图》和《同名考》。其中王氏家族分四派

  • 烈皇小识

    八卷。明文秉撰。秉字应符,又字荪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亡后,隐居竹坞,著书自号“竹坞遗民”。著有《烈皇小识》、《先拨志始》、《甲乙事案》、《前星野语》、《定陵注略》、《先朝遗事》、《姑苏名贤续记

  • 麋园诗钞

    一卷。清毛国翰(1772-1846)撰。毛国翰字大宗,号青垣,一作星垣,湖南长沙人。嘉庆间诸生。道光二十一年(1841),裕泰任湖广总督,招致国翰于幕府,二十六年(1846)卒于署,年七十五岁。毛国翰

  • 裒碧斋词

    一卷。清陈锐(约公元1892年前后在世)撰。陈锐字伯弢,号裒碧,湖南武陵人。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曾官江苏知县。尝学诗于邓弥之、王闿运,雅好为词,著有《裒碧斋词》、《裒碧斋词话》等。《裒碧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