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证俗音

证俗音

一卷,北齐颜之推撰,清任大椿等辑。颜之推(531-590以后)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历任四朝,梁为散骑侍郎;齐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581-600年)中,太子召为学士,以病卒。性聪颖机悟,博识有才辨,为时人所重。所著尚有《颜氏家训》、《训俗文字略》、《急就章注》等。后二书不传,清马国翰辑《训俗文字略》一卷。《证俗音》一书久佚,清任大椿据《北户录》注所引十二条,辑入《小学钩沈》中。顾震福复据《慧琳音义》辑得四条,收入《小学钩沈续编》中。据佚文分析,《证俗音》为考辨俗语音义之书。如《慧琳音义》卷十五引云:,今内国云音赠,或作,俗字也。又引鞵,今内国唯以麻作,南土诸夷杂以皮丝及草诸物作之。又《慧琳音义》卷三十七引云:或作餢飳。又《慧琳音义》卷四十二引云:鍫,今江南人呼为铧鍫,巴蜀之间谓鍫为锸。《小学钩沈》清任大椿辑,清王念孙校,有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山阳汪廷珍刊本、光绪十年(1884年)龙氏刊本、光绪中湖北崇文书局刊本。《小学钩沈续编》清顾震福辑,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山阳顾氏刊本。

猜你喜欢

  • 叙天斋讲义

    四卷。清代窦文炳撰。窦文炳字质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全书是一部儒学讲义类小册子,卷一是“统一图说”,卷二为“学约”,卷三为“《中庸》撮总”,卷四为“礼乐绪言”。书中论述较为简略。

  • 灌研斋集

    四卷。清李元鼎(1595-1670?)撰。李元鼎字吉甫,号梅公。吉水(今居江西)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曾投降李自成农民军,后又归顺清朝,官至兵部左侍郎。顺治八年(1646)获

  • 群书斠识

    无卷数。清常庸撰。常庸即是平步青。全书摘录了《越中园亭记》、《陶庵梦忆》、《三不朽名贤图赞》、《南雷文约》、《鲒埼亭集》、《筒河文集》、《湖海文传》、《左传诂》、《制艺丛话》、《顾亭林年谱》、《阎潜邱

  • 天柱县志

    ①二卷,清王复宗纂修。王复宗,字元一,贵州安顺府普安州人,康熙八年(1669)举人,九年(1670)进士,二十一年(1682)任天柱知县。《天柱县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全书上下两卷,上卷分

  • 有恒心斋全集

    四十三卷。清程鸿诏撰。程鸿诏,字伯旉,安徽黟县人。生卒年不详。程鸿诏少丧父,由母亲教其读书,能读父亲遗留之书。又从明师益友游,足迹半天下。三登乡榜,一任校官。他居家来任官时,乡中饱学之士,多愿与其交往

  • 殷墟文字类编

    十五卷。商承祚编。商承祚(1902-),字锡永,广东番禺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任中山大学教授。他曾拜罗振玉为师,学习甲骨文、金文。并从事甲骨文、金文及古文物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

  • 别本孟子注

    二卷。清陈澧(1810-1882)撰。陈澧字兰甫,广东番禺人。著有《汉儒通义》、《声律通考》、《切韵考》、《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附《考正德清胡氏禹贡图》等。是本自题云:“矢志晚年,熟读《孟子》”,其

  • 濂洛风雅

    九卷。清张伯行(1651--1725)编。伯行字孝先,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清恪。著有《道统录》、《濂洛风雅》。此集为宋至明代诗歌总集,共九卷,乃其官福建

  • 禅门要略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禅门要略》是智大师就摩诃止观所作八本经疏之一,即:一、摩诃止观,二、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三、六妙门,四、四念处,五、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六、禅

  • 禹贡元珠

    一卷。明俞鲲撰。其生卒年不详。鲲字之鹏。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明代学者。《禹贡元珠》多取蔡沈传注加以删繁就简,诠释经文字句,于山川地理间有考证,但不甚竟究原委。书末附“九州总歌”、“导山导水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