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论正

说文论正

二十四卷。清王育(生卒年不详)撰。王育字石隐,号庄溪,太仓(今属江苏)人。与陈瑚(字确庵)、陆世仪(字桴亭)志同道合,明亡后隐居讲授,不改衣冠。此编按许书部首分韵编次,许氏说解悉仍原本。其论正逐义分疏,共三十余万言,历十余载而成书。陆世仪序谓:“准之《说文》以正其体,参之六经四子周秦以上之书以周其用,酌之古今论说字学之书以证其异同。”陈瑚序云:“其不专己以贬古,不徇古以传讹,不变形以取义,不曲义以从文。”自谓:“推古圣贤造字之本指,根于六义,证以五经,会其领要,以成一家之书。”兹摘其释字二例,以见一斑:“宗庙之礼,犬曰羹獻,故字从犬鬳,读若宪,鼎属。置犬于鼎以进之,故以鬳为声。犬为物之大,鼎小不足以函之,其体尝露于上,因假借露也。宗庙献酬,贤者之事,因假借贤也,《论语》曰文獻是也。”“國之从或,或字古國字也,从口从一从戈。口,古方字,地方也。一,法也,先王建国以五等之爵而制其地,大国方百里,小国方六七十里,方五六十里,皆有一定之制,故从一。戈,兵也,谓设武以守之,此会意之书。凡国邑必有界,因假借为畛。域字后人尚分别,因加土作域,为邦域之域。加口于外作國,为家国之国。至或字本文反假借为未定之词。其假为未定之词何也?建国本以为民,有德则君之,无德则夺之,无一定之势,故借其字。”《续修四库提要》云:“其精到固当其戴侗、周伯琦、杨桓、魏校之右也。”(杨钟羲)王氏说字可谓比较园通,但是非参互,言假借似引申,未免穿凿。其稿本未刊,有传镫崖精舍博士泉庄诸印记,旧藏归安姚凯元子湘表霁斋,后归福山王氏。

猜你喜欢

  • 道德真经义解

    四卷。宋息斋道人(生卒年不详)撰。息斋道人,即李嘉谋,字息斋,四川双流(今属四川成都南)人,曾官任襄阳府宗正丞。传说他精通道术、儒学,晚年信道。撰有《道德真经义解》、《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等。宋人研

  • 真如子醒言

    九卷。明王化隆(生卒年不详)撰。王化隆自号真如子,广汉(今四川省广汉县)人。由贡生官主簿。此书九卷,分天道、地道、人道、懋修、订学、钩元、彝典、齐治、均平九篇,每篇又各分章,体例采用问答的形式。内容颇

  • 齐民要术

    十卷。北魏贾思勰(生卒年不详)撰。贾思勰,益都(今山东益都县)人,曾任北魏高阳郡(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太守。贾思勰致力农学,悉心研讨古文献中有关农事的记载,并身体力行踏访农夫,观察、实验,集丰富的农

  • 庾开府集笺注

    十卷。北周庾信(513-581)撰。清吴兆宜注。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北周诗人。仕梁为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历仕西魏、北周,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世称“庾开府”

  • 道安室杂文

    一卷。《肖间堂遗诗》一卷。《戴华平安室词》一卷。《平安室杂记》一卷。清肖道管(1855-1907)撰。肖道管,字君珮,一字道安,陈衍之妻。侯官(今福建闽侯)人。自幼勤于功读,书法秀劲。婚后随陈衍宦游四

  • 禹贡班义述

    三卷。清成孺撰。焦循《禹贡郑注释》是以《汉书·地理志》和郑注互相参证,而不是以班固之义为主,成孺因此特撰此《禹贡班义述》一书,全部根据《汉书·地理志》来考究《禹贡》山水。在本书自序中成孺说:“《志》推

  • 乐本解说

    二卷。清毛奇龄(1623一1716)撰。奇龄字大可、西河、初晴,萧山(今属浙江)人。一生著书甚丰。是书成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五月。其进书原疏称,合三书十三卷,首为《乐本解说》一卷,今此本乃分二卷

  • 倪城风雅

    二卷。清劳(约1692年前后在世)编。劳字贞著,阳信(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年五十四才学诗。著有《半庵诗稿》、《倪城风雅》。此集共二卷,所录均为阳信一县之诗。上卷自明代嘉靖以后,所录刘世伟等十人;

  • 春秋公羊传笺

    十一卷。清王闿运(详见《周易说》)撰。王闿运是清末著名学者、今文经学家,著作很多,有《周易说》、《尚书笺》、《尚书大传补注》、《诗经补笺》、《礼经笺》、《周官笺》、《礼记笺》、《春秋例表》、《春秋公羊

  • 史学丛书

    ①九十三种,一千七百七十一卷。广雅书局编,南海廖译群总校。张之洞总督两粤时,于番禺开设广雅书局,所刻以史学著作为多,其意盖在于集成史藏。后广雅书局按四部辑收部分所刻书,成《广雅书局丛书》,上海书坊又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