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庄小言

读庄小言

一卷。明文德翼(详见《宋史存》)撰。明儒注解《庄子》者,多为博引他说以明己意。文德翼作《读庄小言》则不从某家之说,只就《庄子》诸篇,随笔记述自己的心得。这在研究《庄子》的诸家之中,也可以说是独具一格,但其言无新意,未免影响其书价值。后世研究《庄子》的学者,因其未能拔奇于旧注之外而少予问津。如今也少有传本。清《四库提要》据江西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中原文献

    二十四卷。明焦竑(1541-1620)编。焦竑字弱侯,号淡园。江宁(今江苏南京)人。著有《易筌》。是书分经集六卷、史集六卷、子集七卷、文集四卷,末附通考一卷。其自序说:“一切典故无当于制科者,概置弗录

  • 元卞管勾集

    见《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 伤寒明理论

    三卷。金成无己(见《注解伤寒论》)撰。该书成于《注解伤寒论》之后,是作者研究《伤寒论》的又一卓著成果。该书摘取《伤寒论》中五十种症候进行了病象、病因、病理及临床施治方面的阐述。辨识精微,言语通俗。如《

  • 张子渊源录

    十卷。清代张鏐编。张镠号紫峰,雍正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此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张载的学说。全书仿朱熹《近思录》等书的内容,摘录张载的言论并结合程颐、程颢、朱熹等人的有关论述汇成此书。计有《西铭》一卷,《正

  • 孝经句解

    一卷。元朱申(生卒年不详)撰。朱申,详见《周礼句解》条。该书注释极其浅陋,如“子曰”释“孔子言曰”。当为乡塾课蒙之本,不足以说是“诂经”之书。卷首题《晦庵先生所定古文孝经句解》。而书中以今文章次标列其

  • 菇中随笔

    三卷。明末清初顾炎武(见《日知录》)撰。炎武一生好学,遇有学术治道,皆“细书札记,述往俟来”。《菇中随笔》系其读书心得,随时提笔记载而成,何焯题序称“其用意岂止博闻强记,蕲胜于不说学者哉”。文中多琐碎

  • 宋景濂未刻集

    二卷。明宋濂(1310-1381)撰。宋濂集重刻于嘉靖中,行世甚久。此本乃清顺治十二年(1655)宋濂裔孙实颖得文征明家所藏旧稿以示金坛蒋超,超择其中今本未载者得三十八篇,编为此集,以补其遗。并以韩叔

  • 石首县志

    ①七卷,清张坦修,成师吕纂。张坦,字平侯,号岘山,云南石屏州人,雍正四年(1726)进士,官石首知县。石首县始于晋,因境内多山石,名石首山,故名县。元明以前旧志无考。县志创修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

  • 乐会县志

    四卷。清程秉慥纂修。程秉慥,江南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贡生,康熙二十六年(1687)任知县。康熙间,因修《大清一统志》,令各省、府、州、县修志,县令程秉慥奉命修志,与邑诸绅士商榷,以旧志为基础进行补新

  • 艮斋诗集

    十四卷。元侯克中撰。克中,字正卿。真定(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精意读《易》,著有《大易通义》,今佚。此集元刊本有毛晋私印,盖汲古阁所藏。卷一卷二皆咏经史之作,卷八为谐音格,每首皆以音通字异者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