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易略记

读易略记

无卷数。明朱朝瑛撰。朝瑛字美之,号康流,又号罍庵,浙江海宁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官旌德县知县,入清不仕。其易学出自黄道周,此书也间或引用黄道周的话。但持论又与黄道周不同。言象数不主邵子之说。又别为先天、后天之图,取用一索、再索之序为先天,取对卦化气为后天,殊为创见。自称将“因孔子以求文王周公,因文主周公以求伏羲”,实则好为异说。抄本不分卷数。朱彝尊《经义考》作一卷,但小字到二百五十一页,一定不是一卷。或许朱彝尊所见本是不完全本。《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浙江图书馆藏清初抄本朱朝瑛《读七经略记》不分卷十六册、《读易略记》是其第一种。

猜你喜欢

  • 诸儒文要

    八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所录周、程、张、朱及陆九渊、张栻、杨简、陈献章、王守仁十家之文,共八十篇。而朱子与守仁居其半,皆讲学之言。《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 延清堂帖

    六卷。明陈钜昌(生卒年不详)辑,董其昌书。陈钜昌,字懿卜,生平不详。陈氏辑有四种董氏刻帖,此为其一;另外,还有《太清楼帖摹本》。该帖成于天启甲子(1624),重摹《太清楼帖》之后,其中包括董氏大小真行

  • 淑艾录

    十四卷。清代祝洤(1702-1759)撰。祝洤字人斋,原名游龙,海宁(今浙江海宁)人。此书根据张履祥《备忘录》删改而成,并仿朱熹《近思录》体例,分十四类,三百九十五条。全书极力宣扬程朱一派学说,激烈抨

  • 颜子绎

    五卷。明张星(生卒年不详)撰。张星永城(今属河南)人。崇祯七年(1634)中进士。官至光禄寺署丞。此书取《论语》、《孟子》中所载颜子的事实语言,厘为十则。每个标题下系以四言四句,类似佛教的偈。每则之下

  • 石屋诗钞

    八卷。补钞一卷。清魏麐徵(约1682年前后在世)撰。魏麐徵,字苍石,江苏溧阳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六年(1667)进士,官至邵武府知府。此集第一卷与第八卷与其他六卷排目不同,其总题为《杂诗》。其他六卷分

  • 玄真子

    一卷。唐张志和(生卒年不详)撰;附天隐子一卷。唐无名氏撰。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年十六游太学,举明经,肃宗时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获罪被贬为南浦尉,赦免后隐于江湖

  • 茶陵州志

    ①二十三卷,首一卷。清赵国宣修,彭康纂,甘庆增修,朱怡滋增纂。甘庆增,崇善人,曾任茶陵州知州。朱怡滋,邑人,学正。茶陵州志创修于元正统间,其书已失。明嘉靖年间曾两修,万历年间又再修。迄清康熙四年(16

  • 靖节先生年谱考异

    二卷。清陶澍(1779-1839)撰。陶澍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官至两江总督。著有《陶渊明集辑注》等。此书以王质、吴仁杰所编《陶渊明年谱》并列于前,而参以宋元以来诸家之说,为之辨证,较

  • 风雅蒙求

    一卷。清阮葵生撰。葵生字实诚,一字安甫,号痦山(一作吾山),江苏山阳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工诗文掌故,所著尚有《茶余客话》、《七录斋集》。《风雅蒙求》初未刊布,光绪中,山阳邱氏始为刊行。是书首列

  • 桐山诗集

    十卷。明王伟(?-约1469)撰。王伟,字士英,湖南攸县人。明正统元年(1436)进士,历官户部主事,累擢兵部右侍郎。其所著尚有《诗学正蒙》,但久已散佚不存。另外其吴琛序刻本《桐山文集》,今亦未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