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逊志斋集

逊志斋集

二十四卷。明方孝儒(1357-1402)撰。方孝儒,字希直,又字希吉,浙江宁海人。人称正学先生。宋濂弟子,惠帝时任侍讲学士。燕王(即成祖)兵入京师(今江苏南京)后,他以不肯为成祖起草登报诏书,被杀,凡灭十族(九族及方的学生),死者达八百七十余人。著有《杂诫》。是集凡二十四卷。其中杂著八卷,书三卷,序三卷,记三卷,题跋一卷,赞一卷,祭文、诔、哀辞一卷,行状、传一卷,碑、表、志一卷,古体诗一卷,近体诗一卷。方孝儒死后,文禁甚严。其门人王稔藏其遗稿,于宣德后稍始传播。故原本阙文脱简颇多。此本并为二十四卷,乃正德中顾璘守台州时所重刊。方孝儒学术醇正,文章亦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龙川之间。其为文敢于抒发己见,立论大胆。故郑瑗《井观琐言》称“其志高气锐,而词锋浩然,足以发之。”如《里社祈晴文》讽刺了人间的官吏,认为水灾虽无情,但“吏贪肆而昏冥,视民之穷而不恤,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语言犀利而富于个性。其文还善于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使笔锋纵横驰骋,颇具活力。其诗略近于文,但成就却次之。都穆《南濠诗话》称:“《方正学先生集》,传之天下,人人知爱诵之。但其中多杂以他人之诗。”因此种作法古已有之,故不足为怪,而附存都穆之说以备考。是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吹剑录

    一卷,《吹剑续录》一卷,《吹剑三录》一卷,《吹剑四录》一卷。南宋俞文豹(生卒年不详)撰。俞文豹字文蔚,括苍人。生平事迹不详。自谓以文字之缘,漫浪江湖四十余年,晚年索居京国,专事著述,取苏东坡诗“惟有王

  • 四书集注管窥

    二卷。清赵大镛撰。赵大镛字笙南,安徽泾县(今安徽泾县)人。是书首有胡承洪、赵绍袒二序。承洪序称其“训释字义,仿陈北溪《发明章句集注》,多融会全书,彼此互证”。绍祖序称其“能荟萃宋诸大儒之说,以发明《朱

  • 记室新书

    七十卷。旧本题宋方龟年(生卒年不详)撰。方龟年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郎中。有《经史解题》、《群书新语》。在《宋史·艺文志》中载《群书新语》十一卷,《福建通志》亦载,作十卷。但都

  • 此木轩诗钞

    八卷。清焦袁熹(1660-1735)撰。焦袁熹,字广期,江苏金山(一作华亭)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不赴会试。康熙五十二年,李光地、王顼令以其学实通经而荐之,袁熹以双亲年高而推辞。后授山阳教

  • 新加九经字样

    见《九经字样》。

  • 读诗偶记

    二卷。清汪德钺撰。德钺字崇义,一字锐斋,又字三药。安徽怀宁县人。生卒年不详。嘉庆进士,官礼部员外郎。有《读经札记》、《读易偶记》、《周易义撰》、《周易杂卦反对互图》、《七经余记》、《女苑》等书。《读诗

  • 后集

    一卷。宋代释惠洪(生卒年不详)撰。释惠洪,见《僧宝传》辞条介绍。《后集》一书所记内容,为惠洪所作赞偈铭三十一首,渔父词六首。以及不著姓名而附入的逸序。此书展示了惠洪生活情趣和个人爱好,尤其是在文学方面

  • 复斋钟鼎款识

    一卷。宋王厚之撰。王厚之(1131-1162),字顺伯,浙江诸暨人。宋乾道三年(1167)进士。历官浙西通判,改江东提刑,直显谟阁致仕。书中著录五十九器。内有青笺者十五器,为毕良史所收。钟七、鼎二十一

  • 论孟语录

    四卷。明黄汝亨撰。是书附于《空山击碎》之后,但主旨不同,汝亨门人王尔谏并刊之。首有汝亨自序,为汝亨校士江西时所作,系为举业家说法。然明人制艺,其上者多能发挥书义,讲家每引之以诂经。汝亨是书不无精粹,如

  • 类隽

    三十卷。明郑若庸(生卒年不详)撰。郑若庸字中伯,号虚舟,昆山(今属江苏)人。郑若庸精诗古文,兼工词曲。少为诸生,以任侠不羁被斥。受赵王厚煜聘,入府著书。历经二十年,仿《初学记》、《艺文类聚》而编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