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邳州志

邳州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董用威、马轶群修,鲁一同纂。董用威,河北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进士出身,曾三任邳州知州。马轶群,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咸丰元年来任知州。鲁一同(1805-1863),字通甫,又字兰岑,清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道光举人,晚清古文家,著有《右军年谱》、《白耷山人年谱》、《通甫类稿》等。道光三十年,邳州知州董用威重礼相聘鲁一同修志,得吴瑗、卢锡宇等人协助采访、抄录,至咸丰元年十月书成。此志有道咸间名志之称。曾国藩曾推崇它为“近日志书之最善者”,亦被志家誉为“志家法程”,“志乘获矩”,“邳邑信史”。此志不署凡例,“不博征长官序文,以为冠冕”,只于书末《后叙》略述编辑宗旨和成书过程。全书取材严谨,考证精详。方志学家王葆心说它“上下十九代之史,旁及通典、通鉴、通考、山经、地志、官书、吏牍、世家谱牒、金石文字之类,反复研索,证之以旧志、府志、淮安旧志七八家,参以己见,断为一书。其自明以前,宗诸正史……明以后,史所不详,则以志证志,兼考官牍,旁采舆论……于材料辨之也精,则其取舍也严”。有所引用,一一注明出处。窦鸿年纂《邳志补》一书,批评此志“于水也,多古道而少今渠,于建置也,详旧城而略新治”,有厚古薄今之讥。有清咸丰元年(1851)刻本、清光绪十八年(1892)善化杨激云重印本、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印本、民国九年(1920)鲁氏双梧轩重印本。

猜你喜欢

  • 中庸释义

    一卷。萧隐公(详见《大学讲义》)撰。是书首有恽宝惠序及隐公自序,及记付印始末。隐公以《中庸》为孔子自作,以孔子即有“民鲜能久矣”之叹。颜渊死后,夫子不得已述成此经,藏于家,迨子思长成,乃出而布于世,遂

  • 思玄庸言

    见《桑子庸言》。

  • 高苑县志

    八卷。清宋弼纂修。宋弼字采臣,江南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县),拔贡出身,康熙六年(1667)任高苑县知县。《高苑县志》,创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葛臣,再修于万历年间冯文盛,此志为三修。康熙十二年,宋

  • 重订三家诗拾遗

    十卷。清代范家相撰,叶钧重订。叶钧程乡(广东梅县)人,乾隆年间乡试第一,官直隶知县。本书前有韩封作的序言和叶钧自序,后有罗春和范家相原序及李士祯所作书跋。范家相编撰的《三家诗拾遗》,《四库全书》已著录

  • 慈悲道场忏法

    十卷。梁代释宝唱(生卒年不详)撰。宝唱,俗姓岑,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少怀恢敏,清贞自苦,勤田为业。靠“傍求庸书”而学,他强识文彩,铺瞻义理,愈发对佛学产生浓厚兴趣。十八岁投僧祐律师出家为僧,学

  • 宋朝事实

    二十卷,宋李攸撰。李攸,字好德,江阳(今四川泸州市)人。其生卒年月不详,曾官承议郎。其书原共有六十卷,前三十卷流行后,后三十卷因书中有涉及秦桧的内容,而未能公诸于世。今本二十卷是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

  • 开有益斋金石文字记

    一卷。续一卷。清朱绪曾撰。朱绪曾(约1796-1866),字述之,上元(今江苏南京)人。道光举人,官至知府,有《黑石文学跋尾》等著作。本书所录金石,上自魏曹真碑,下至清代钱文瑞书耕织图诗,共二十九种。

  • 抱山堂集

    十四卷。清朱彭撰。朱彭字亦钱,号青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未详。诸生。朱彭博治群书,尤熟于掌故。曾撰《吴越古迹考》若干卷、《南宋寓居录》若干卷,足以传后。惜不戒于火,致使文献无征。又撰《湖山遗

  • 诗蕴

    二卷,清庄有可(详见《毛诗说》)撰。此书卷首有有可自序,认为诗虽不是圣人所作,而为圣人所删定,也就等于是圣人所作。圣人之文义无不包,如果要得其说之义,逢源即可。此书共一百二十二条,不过是想入非非,实无

  • 湖海草堂词

    一卷。清樊景升撰。樊景升字鹤舲,天津人。本书收词三十二阕。自谓撰词二十年,深知此中甘苦。实非自矜之语,观其属辞,靡不靡雅。其征招咏春草一阕,虽稍嫌肤露,而清新宛转,自然成趣。百字令,题朱小山戊才苍梧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