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韵略汇通

韵略汇通

一卷。明毕拱宸撰。毕氏又名拱辰,字星伯,号湖目,又号天目,明末掖县(今山东掖县)人。万历丙辰(1616年)进士,授朝邑、盐城二县知县。后数迁数贬,官冀宁兵备签事时,起义军兵陷太平,为李自成所杀。追谥烈愍。工诗,通韵学。此书序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乃为“童蒙入门”之便,取兰茂《韵略易通》“分合删补”而成,一名“汇通”,“取水回而复合之义,兹编虽分流别派,疏瀹惟勤,然总合于元韵之渊源者”。与《韵略易通》不同的,是分韵仅十六部,它把原收〔-m〕尾诸韵并入收〔-n〕尾诸韵之中,可以证明明末北方话中〔-m〕尾已经消失。其归并情况是:“廉纤”并入“先全”;“缄咸”一部分入“先全”,一部分入“山寒”;“侵寻”与“真文”合为“真寻”;同时,“端桓”也并入“山寒”。另将“西微”韵中念〔i〕的字归于“居鱼”韵,剩下念〔ei〕的字改为“灰微”韵。十六韵部是:一东洪、二江阳、三真寻、四庚晴、五山寒、六先全、七支辞、八灰微、九居鱼、十呼模、十一皆来、十二萧豪、十三戈何、十四家麻、十五遮蛇、十六幽楼。声母仍沿兰书之旧,分为二十声母。声调方面,保存入声,入声韵配阳声韵,与《韵略易通》相同。平声分为上平、下平,就是《中原音韵》的阴平、阳平。声调分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声。在韵书体例上,两书基本相同,只是为各小韵加注切语,切语据《洪武正韵》而略有出入。毕氏原刊,颇不易得,赵荫棠谓钱玄同曾藏一部,棉纸大字,印工极精,此本不知现藏何处。山东王富揆曾以此书冒《韵略易通》之名石印出版,此本书名虽误,但内容仍为毕氏之旧。

猜你喜欢

  • 石遗室文集

    十二卷。《续集》一卷。《诗集》十卷。《补遗》一卷。《朱丝词》二卷。《诗续集》二卷。清陈衍(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

  • 桂文襄奏议

    八卷。明桂萼撰。桂萼(?-1531),字子实,号古山,安仁(今江西余江东北)人。正德进士,授丹徒知县。嘉靖初任南京刑部主事,与张璁同时上疏请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王皇考,迎合帝意,由此备受宠信,不久升任

  • 逸经

    一卷。清吕调阳述。吕调阳,生平事迹、号、籍贯及生卒年不详。这本书收录了《周书》大匡解、皇门解、周祝解、王佩解、作铭解、王会解、文王官人解、谥法解、芮良夫解,凡十篇。录《大戴礼记》夏小正、诸侯衅庙、公冠

  • 古今万姓统谱

    见《万姓统谱》。

  • 春秋内传古注补辑

    三卷。清冯明贞撰。明贞,慈溪(今浙江慈溪)人。该书辑录汉、魏学者对《左传》的解说,以补前人辑录之未备。有光绪己丑(1889)味义根斋刊巾箱本。

  • 寿金盦石刻

    四卷。清斌良书。斌良字笠耕,官侍郎,其《抱冲斋帖》己著录。此其自书。第一卷临米芾小楷《千字文》。第二卷临陈子昂、赵松雪《感遇诗》。第三卷临赵孟頫《抚州永安禅院僧唐记》。第四卷缩临《兰亭序》,并赵孟頫十

  • 人海诗区

    四卷。不著撰人姓名。其诗四卷。分为都城、宫殿、桥闸、祠墓、苑囿、驿馆、园亭、坊市、几甸、边障、山峪、水淀、岁时、风俗、寺观、杂咏等十六类。杂咏又分为绝艺、仙释、花卉、品味、器用、漕运等六种。其都城、宫

  • 黄勤敏公年谱

    一卷。清黄富民(1796-?)编。富民事迹不详,为谱主之子。谱主黄钺(1750-1841),字左田,一字左君,晚号盲左,又号壹斋,安徽当涂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侍讲学士、内

  • ■衣生剑记

    一卷。明郭子章(详见《衣生易解》)撰。是书专门记载剑事。书前有自序一篇。正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记载各种剑的实物情况。下篇记载关于各种剑的寓言。如《庄子》中所谓天子剑、诸侯剑之类。可以说是对剑器记载比

  • 大宁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高维岳纂修,魏远猷纂。高维岳,字燮堂,关中人,曾任大宁县知县。县志始于乾隆十一年(1746),为县令大定举人阎源清所修。其书规模粗具,遗事鲜详,其后至光绪年间又百余年莫能继轨,而旧编又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