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宋罗公升(生卒年不详)撰。罗公升字时翁,江西永丰人。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公升因军功授本邑尉。此集首载赋一篇。以下各体分编,而每体之中分《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
二卷。清张惠言(1761-1802)、张琦(1764-1833)选。张惠言原名一鸣,字皋文,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少时习经学,十四岁即为童子师。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官,改翰
八卷。决胜纲目 十卷。明叶梦熊撰。梦熊字南兆,归善(今广东惠阳)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己丑年(1529)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事迹附见《明史》卷二百二十八《魏学曾传》。此书乃其以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三
一卷。清吴汝纶(1840-1903)撰。吴汝纶,字挚甫,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官至直隶冀州知府。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推行新式教育。曾师曾国
十四卷。明戴君恩撰。君恩字忠甫,湖南澧州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四川巴县知县。是书首有黄汝亨、胡澥二序,后有门人龚惟敬的跋文。大旨仿苏老泉批点《孟子》,对篇章字句,用提转、承接、结合等法
一卷。明蔡悉撰。其生卒年不详,约明嘉靖、万历间在世。悉字士备。安徽合肥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常德推官,后擢南京吏部主事,累官南京尚宝卿,移署国子监。悉高风亮节,为官清廉,淡于功利,体恤民
二十三卷。清魏禧((1624-1681)撰,彭家屏参订。禧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宁都(今江西宁都)人,明末诸生,康熙十七年举博学宏词,以疾辞。魏禧与兄际瑞、弟礼皆以文章称,时人号为“宁都三魏”,兄
三卷。清董祐诚(1791-1823)撰。董祐诚字方立,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少时工为数理舆地之学,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次年于京诚友人朱鸿处觅得张豸冠抄本“杜氏九术”(实为三术,后六术明安图所
四十卷。宋张行成(详见《皇极经世索隐》)撰。此书又名《皇极经世通变》、又作《通变》,是张行成所撰“易说七种”之一。北宋陈抟、邵雍等传承相袭,创先天象数学以说《易》,传有卦数诸图。张行成取先天卦数等十四
八卷。清冯安常撰。安常字敦五,号朴园,河南巩县人,道光时贡生,马时芳的弟子。著有《猛省录》二卷,《先哲庸言》一卷、《先儒要言》一卷。安常治学,以时芳为宗,远尊陆王,偏重诚意慎独,以心学为归。其认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