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
见《灵枢经》。
见《灵枢经》。
五卷。清李撰。李,李昴英之十二世孙。广州府城西北,粤江中有海珠石轮居水上。宽数十丈。潮汐经焉。其圆秀若巨珠。宋宝祐四年,郡人端明殿学士佥枢密院事李昴英,施财创寺于其上,奉佛安僧。请额为海珠慈度寺。额以
四卷。《集外诗》一卷。明袁凯撰。袁凯,字景文,号海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中由举人荐授监察御史,因事为太祖所恶,伪作疯癫,以病免归。少时以《白燕》诗得名,人称袁白燕。其诗学杜甫,重在
三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此书奉六书为宗,以广《说文》之义。部次以《集韵》为序,始于东终于甲,与程德洽《说文广义》略同。不同的是,旨在发明字的本义,对《说文》之篆体则置而不论。有义无字,
七卷,首一卷,末一卷。元冯福京修、郭荐纂。《四库全书总目》据天一阁藏本著录,误题作者为冯复京。福京,潼川(今四川三台)人,昌国州(今浙江定海)判官;郭荐,里贯未详,鄞县教谕。宋熙宁六年(1073)置昌
一卷。明林应亮(约1545前后在世)撰。林应亮字熙载,福建侯官人,林春泽之子,生卒不详。嘉靖壬辰(1532年)进士,总督仓场。著有《少峰草堂诗集》。此集为林应亮诗集。据《千倾堂书目》载,此集作二卷。而
四卷。清单维撰。维字宗四,号潍村,山东高密举人,尤重实学,于经史子学悉探奥蕴。曾与李长麟、王立性等结诗社于李氏南园,后司德州训导,迁濮州学正。此书只释上下经,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皆无注。以宋儒义理为
二卷。《文存》四卷。清徐子芩(?-约1876)撰。附《劫余小录》一卷。徐元叔撰。徐子芩,字西叔,号易甫,一号毅甫,晚号龙泉老牧。安徽合肥人。道光举人。不求官,耕牧山中,以“狂人文士”居。《敦艮吉斋诗存
二卷。明姚应仁撰。姚应仁详《檀弓原》条。此书成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据伪石经本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书中多引佛经以为论据,旨在援佛入儒。《四库全书》采用者为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一卷。清代范士增撰。是卷以《礼记》成句解《诗经》。如以“后修女顺”解《葛覃》全旨,以“君子将营官室”解“升彼虚矣”一章,以“登车则有光矣”解“星言夙驾”,以“君子比德于玉”解“如圭如璧”,以“一与之齐
十八卷。清和素取明杨抡之《太古遗音》重新编译。和素为满州镶黄旗人,官至内阁侍读学士,其它不详。杨抡本是金陵琴工,辑旧谱为书。其意本以为古之雅乐不过如此,而不知雅乐本有俗的一面,所谓大雅若俗。但杨抡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