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壘
【源】 汉时刘向为中垒校尉,支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6,7,12,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风俗通》云: “刘向为中垒校尉,支孙氏焉。”“以官为氏。” 系出刘姓。
【源】 汉时刘向为中垒校尉,支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6,7,12,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风俗通》云: “刘向为中垒校尉,支孙氏焉。”“以官为氏。” 系出刘姓。
读音:Zhī/Jy,Jr【综】 源出不详。台湾嘉义有此姓(68,261)。
读音:Ténɡlànɡ【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孟连腊雷区海东村(161)。
读音:nú【源】 ①卢奴氏之后有奴氏(15,60)。②汉时高丽人姓(242)。③保安族姓。【布】 明时庐州府六合县有此姓(15),今安徽淮南有此姓(362)。【人】 奴久,北魏时高丽人,延兴元年降,见
读音:Mǐngyùwéimíng【源】西夏人复姓(205)。系酩玉、嵬名二姓合成。
读音:Sàlātǎkè【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什克腾(23,63)。 【人】萨拉塔克戴启,清蒙古镶蓝旗人,世居克什克腾,从征吴三桂阵亡,赠骑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
读音:Xījìlú【源】 北魏孝文时改代北奚计卢氏为索卢氏(7,17,27,44)。【变】亦作〔奚斗卢〕(17,27,44)、〔奚什卢〕(12,27)。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词典》引 《魏书
读音:sù lì【源】 鲜卑檀石槐之东部大人有素利,后有素利氏,见《魏书》(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魏志》注云: “鲜卑檀石槐东部大人有素利,后有素利氏。”此当
读音:Rètè【综】 彝族姓。属沙呷家支,四川甘洛县腴田乡有此姓(132)。
读音:Déchán《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Ào【音】又音o,即傲姓(91)。 【源】出自寒浞之子浇之后(60,62)。寒促为夏时诸侯,有穷后羿篡帝相之位,使浞为相,浞杀羿而篡之,后为少康所灭。 【人】浇彧,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