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
【源】 见《中华姓府》(63)。【布】 北京、四川成都(91)、山东沂水(332)、安徽淮南(362)、浙江普陀(297)、江山(325)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临汾、青海之天峻、广东之吴川、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源】 见《中华姓府》(63)。【布】 北京、四川成都(91)、山东沂水(332)、安徽淮南(362)、浙江普陀(297)、江山(325)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临汾、青海之天峻、广东之吴川、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Dǎn【音】 亦音井(Jǐng)(15,21),系古井字。【源】 非汉族姓(9)。见《康熙字典》(22,80,81)、《直音》(15,21)。【望】 扶风(17,418)。【布】 清时四川有此姓
读音:gǒu【源】 汉时有狗未央,见《印薮》(15,21,61)。此为狗姓之始。【布】 大陆仍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云南之泸水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读音:Tángxī【源】 系自姬姓,其先周大夫食邑于棠谿(故城在今河南西平西北百里),谓之棠谿公,后地入于楚。故吴王之弟夫概王奔楚,为棠谿氏,其后字讹为唐谿(6,7,12,17)。【变】 亦作〔堂谿〕
读音:Suǒmèng【综】 德昂族姓。系氏族名,后转为姓,汉姓为王(146)。
读音:Diào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ángmén【源】 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公族阳门介夫之后,子孙以所居阳门为氏(11,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礼记》 阳门介夫之后。” 以地
读音:Lǐ【源】 或为貍姓所改(62)。《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hòng sūn仲孙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鲁桓公姬允次子庆父,在众兄弟中排行第二,世称共仲。子孙遂以仲孙为姓,称仲孙氏。仲孙姓早期在山东居住,为罕见姓氏。仲孙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鲁国大夫仲
读音:Tàishī【源】 殷太师疵之后,见《广韵》(60,62)。【它】 《元和姓纂》有商太师挚,周太师疵。宋邓名世按,二人皆以官称,而未必为氏(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
读音:lǔ卤公孺,太原人,任侠。(见《万姓统谱》)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旧为入声字。其引 《广韵》注云: “卤,姓也。”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