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ěng【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微子之后(17,60)。一说,宋大夫猛获之后(17,62)。②鄂伦春族玛哈依尔氏,汉姓为猛(190,191)。③明、清时云南顺宁府土知府猛氏,布郎族(253)
读音:Kězhuóhún《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其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朱氏。”(按:疑此即渴烛浑氏,盖烛、浊形近而讹。)
读音:yù【源】 ①见《姓苑》(7,9,15,21)。鲜卑姓,见《西秦录》(7,24,60)。②裕庚,清汉军正白旗人,光绪年间曾任驻法公使,其后裔以其名之第一字裕为姓。【布】 浙江萧山(209)、湖南
读音:Léngbō珞巴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有载,本为部落名,或以为姓。未详其他。
读音:zōng【源】 系自董姓。虞舜时诸侯飂叔安之裔曰董父,舜赐姓董,氏豢龙,封诸鬷川,其裔号鬷夷氏,后去夷为鬷氏(7,12,17,60)。【变】 亦作〔〕(6,418
读音:Nóng【源】 唐时西原州(故治在今广西扶南西南)“蛮”首领有侬氏,见《唐书·南蛮传》(7,11,60,62)。一说,南人自称为侬,因以为氏(60,62)。今布依(105,133)、壮等民族均有
读音:Qiān【源】 见《姓苑》(60,62)。系自姬姓。春秋时毛伯迁之后,以名为氏(15,60,62)。【望】 圯桥(17,418)。【布】 河南温县(284)、山东沂水(332)、台湾宜兰、台北(
读音:Hūlàwēn历史上女真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有载。其注“扈伦” 曰: “亦作 ‘呼伦’ 或 ‘忽刺温’。明代黑龙江女真族姓氏。原有乌拉和哈达两部,后迁居松花江中游,续有辉发、叶
读音:Bófēng【综】 《列子》圃泽之役有伯丰子(11,17)。张澍考证,无伯丰氏,列子弟子有百丰,姓百名丰(26)。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词典》 引《姓觿》收载,并注云:“《列子》 圃泽之役
读音:Gǔ’ěrlǔtè【综】 清正白旗蒙古护军五米之妻为古尔鲁特氏(260)。又,正蓝旗蒙古护军校富泰之妻为固噜特氏(260)。〔固噜特〕似即古尔鲁特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