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uǎn

【源】 ①春秋时郑大夫驷歂之后,见《姓考》(17,62)。②春秋时鲁大夫歂孙之后(7,11)。③舜后有歂氏,见《路史》(60,62)。【变】 亦作颛(60,62)。【布】 大陆南方有此姓(91)。【人】 歂犬,春秋时卫大夫(9)。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歂氏即颛氏。”② 《姓氏考略》据《路史》 注云: “舜后有歂氏。” 则此当系出妫姓。③又云: “郑国有歂氏。” 则此当系出姬姓。④ 《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注云: “出自春秋时鲁国大夫歂孙之后。”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音chuǎn,不从。

左传》 有歂犬; 《史记》有歂师。

猜你喜欢

  • 读音:shì【源】 晋时示眯明之后(60)。见《姓苑》(17,60)。《左传》示眯明作提(Qí)弥明(21,26)。晋赵盾见田首山桑树下有饿人,与之食,此人即示眯明也。后为晋宰夫,晋灵公宴赵盾欲以预先

  • 读音:Ruǐ【综】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帕各木

    读音:Pàgèmù【综】 西藏察隅僜人姓(171)。

  • 伊喇

    读音:Yī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三姓(23,63,180)。源出辽时移刺部,入金时以部为氏,至清改译为伊喇氏(23)。【变】 ①辽时称移刺,亦称耶律(23,71)。②后改姓有刘、王、肖、李、黄

  • 馥邦

    读音:Bìbāng《中国姓氏大全》 有载。其注 “馥邗” 云:“罕见复姓,后改为 ‘邗’: 一作 ‘馥邦’。” (按:“馥”与“馝”音同,“馥邦”当即“馝邦”。《郑通志·氏族略》作“馝邗”

  • 荔非

    读音:lì fēi【源】 西羌复姓(6,11,12,17,60,242)。【望】 陇西(418)。【变】 《唐书》作〔荔菲〕(6,12,17,418),亦作利非、丽飞(60,62)。然北周碑文均作荔非

  • 读音:Zhá【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台湾台北(64,68,261)、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中国姓氏辞典》亦收,

  • 公荊

    读音:Gōngjīng【源】 春秋时卫大夫公子荆之后(11,17,60)。【人】 公荆皎,春秋时鲁人(11,17)。

  • 沓盎

    读音:Dáàng《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 收载并注此音。后改为沓氏。

  • 读音:Tián【综】源不出详。上海嘉定(351)、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引 《姓谱》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