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
【源】 ①禹后有纸氏(15,60)。②北魏代北渴侯氏所改(7,9,12,17,60)。【望】 代郡(17,418)。【布】 浙江开化(310)、辽宁沈阳(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沈阳、山西之太原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①《姓氏考略》注称: “禹后改为纸氏。”未道其详。禹乃姒姓,故此“纸”当系出姒姓。②郑樵注引 《魏书·官氏志》 云: “渴侯氏改为纸氏。”
【源】 ①禹后有纸氏(15,60)。②北魏代北渴侯氏所改(7,9,12,17,60)。【望】 代郡(17,418)。【布】 浙江开化(310)、辽宁沈阳(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沈阳、山西之太原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①《姓氏考略》注称: “禹后改为纸氏。”未道其详。禹乃姒姓,故此“纸”当系出姒姓。②郑樵注引 《魏书·官氏志》 云: “渴侯氏改为纸氏。”
读音:Guǒluòluó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收载。后或改为单姓“郭”、“国”,盖取果洛罗氏之首音谐“郭”或“国”而得。
读音:Zhìshā《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云: “一说即宿沙氏。” (按: “宿沙氏”,《姓氏考略》引 《世本》作 “夙沙氏。”相传为炎帝时侯国。)
读音:yí mén居于移门者以为氏。(见《姓氏寻源》)
读音:zhān gē【源】 金时女真人姓(60,62)。即粘割氏之异译(397)。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变】 即粘割氏(71)。亦作粘葛、粘合(60,62)。【人】 粘哥荆山,金时亳州
读音:Hòu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本为地名,“以地为氏”。其地当在今江苏沭阳县境。或作“厚丘”。
读音:Zhōujiā【综】 清镶红旗满洲护军偏头之妻为周佳氏(260)。
读音:Chèmùgǔn【源】清蒙古八旗姓。出自金时女真人沈谷氏(23)。世居喀喇沁(23,63,260)。 【变】一作〔彻穆滚〕(26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金代,为女真族姓,“以姓为氏”,《金
读音:Hē【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罕见姓。”
读音:Wǎshílán【源】 北魏时代北大姓99,其一为乌石兰氏(60,62)。其先为乌石兰氏,后人恐与乌落兰氏相混,乃改乌为嗢(70)。【变】 北魏孝文帝时改嗢石兰氏为石氏(7,27,62,70)。
读音:Jiājiā【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