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éi【源】 ①春秋时莱大夫食采于维,因氏,见《姓考》(17,60)。②满族姓。【望】河南(17,60,418)。【布】河南淮滨(286)、广东新丰(296)、甘肃康县(348)、台湾桃园(68
读音:Cí【源】 见《姓苑》(15,21,63)。【布】 台湾台中、高雄(64)、江西丰城(357)、萍乡(371)、湖南湘潭(373)、贵州赤水(442)、四川乐山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
读音:Mánggénǔ【综】 清驻防杭州蒙古镶白旗有芒格努氏(256)。
读音:Yìn印姓的来源为以祖辈名字为姓氏。郑穆公子睔(gǔn),字子印,其子孙在郑国为卿大夫,以祖字为姓,为印氏。源自郑国公族的印姓,在今陕西的大荔一带繁衍生息,并向全国各地播迁。印姓历史人物
读音:Yà【音】 亦音鸦(Yā),见《姓苑》(15,21)。【源】 周支庶之后,见《路史》(17,60)。一说,为周时亚圉之后(60,62)。【布】 浙江萧山(209)、安徽淮南(362)、云南泸西(
读音:fú tú习佛图之教,因以为氏。又作佛屠、浮屠。(见《姓氏寻源》)
读音:Mǎngguǒ【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180,260)。莽果原系元时蒙古部落名,即忙兀,当以部为氏(23)。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 之《氏族略》俱予收载。元代
读音:Zhuógǔ《中国姓氏大全》 有载,其注 “斫骨”云: “一作 ‘斮骨’。历史上鲜卑族复姓。北齐有斫骨光弁。”
读音:Màidōng【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沦源单甲区戛驮寨(161)。
读音:Zǐkuān【源】 春秋时郑大夫游速之后(17)。郑公族有子宽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路史》 注云: “郑公族有子宽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