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文山中草药》。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拾遗》。为壁钱幕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肩髃。见该条。
在离正常进食时间较远时服药。治疗脾胃病的药或泻下药可食远服。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发于大腿内侧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出《史记·扁鹊列传》。泛指病邪所积聚之处。
病证名。出《痘疹经验良方》。指痘疹初出,或一、二点,见于隐僻辏节、四肢之间。古人认为此疮一出,则其痘疮不得宣发成浆,故称禁疮。分胃禁、火禁、水禁、风禁、寒禁。详各条。
见《滇南本草》。为还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亦作玉粒分精。《证治准绳。杂病》:“此证或生于睥,或生于气轮。生于气轮者,金火亢承之证,燥热为重;生于睥者,湿热为重,由土之燥滞。其形圆小而颗坚,色淡黄或白肉色。当辨其所生部份而治之,故曰玉粒
证名。见《圣济总录·大小便门》。即大便秘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