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形容微微汗出之状。
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的部分。《灵枢·五色》:“蕃者,颊侧也。”
【介绍】:唐代外科医家。撰《痈疽论》2卷。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琥珀(另研)、延胡索(同糯米炒,去米)、当归各一两,蒲黄四两(半生,半炒),干地黄八两,生姜一斤。将地黄咀碎酒浸,生姜切片,各捣取汁,留滓,用姜汁炒地黄滓,地黄汁炒姜滓,各干为末
押手法之一。是以左手拇、食指将穴位处皮肤捏起以辅助进针的方法。多用于颜面皮肉浅薄需行横刺的穴位。
见《陕西草药》。为金牛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医案著作。廖伯筠等整理。此书医案分初生儿疾病、时行疾病两类,凡百例案例,均加按语。廖氏诊治小儿疾病,注重望诊,强调治病求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用药慎重,尤用峻烈之剂,当中病即止,以免伤正。1979年云
命门之火的简称。详该条。
病名。见佚名《广勤轩遗稿》。系痘疮入眼之俗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