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脏之俞

猜你喜欢

  • 豆渣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三消论

    书名。1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周氏医学从书》时,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本书对于消渴病的病因、辨证及治法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 绿银散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七方。铜绿、密陀僧各三钱,白芨(烧存性)九钱。为细末,每用半钱,津唾调涂腋下,三至五日一次。治狐臭。

  • 撮空

    见《中藏经》。又名两手撮空。详该条。

  • 喉科枕秘

    见焦氏喉科枕秘条。

  • 丹疽

    病名。出《枕藏外科钞》。即涌泉疽,见该条。

  • 歧骨

    骨骼部位名。指两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状如分枝,故名。《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

  • ①鼻息、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呼吸定息脉五动。”②喘息。《灵枢·海论》:“悗息面赤。”③止、结、留滞。《灵枢·百病始生》:“息而成积。”④通瘜。赘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鼻息肉不通。”⑤

  • 痴先生

    【介绍】:见詹文升条。

  • 独蒜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