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胃苓汤作散剂,治证同。见胃苓汤条。
证名。指朦胧欲睡貌。为少阴病主症之一。因阳气虚衰所致。《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医学心悟》首卷:“问曰:但欲寐,何以是直中寒证?答曰:寒邪属阴,阴主静,静则多眠
出《华佗别传》。即铍针。见该条。
【介绍】:见魏荔彤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灰藋之别名,详该条。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曲差。见该条。
病名。多由风痰火气郁于咽、膈所致。症见牙关紧塞,口不能言,唇清面紫,时流冷涕,汤水难咽,咽喉肿痛。《喉科秘旨》卷上:“哑瘴喉症犯咽膈,口不言兮牙关塞,面紫唇青冷涕流,风疏痰降即无厄。”治宜疏风宣肺,祛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胖大海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