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里证

伤寒里证

证名。指伤寒病邪在里的病证。①邪在三阳,以阳明实热里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又:“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②病邪由三阳传入三阴,或直中三阴,属里虚寒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阳明实热之里,宜清宜下;三阴虚寒之里,当温当补。两者虽同属里证,但寒热虚实病机不同,应加区别。

猜你喜欢

  • 妇女失志经闭

    病证名。指由于所愿不遂而致之经闭。《叶氏女科证治》:“妇女情欲不遂,沉思积郁,心脾气结,致伤冲任之源,而肾气日消,轻则或早或迟,重则渐成枯闭。宜服秘元煎(远志、山药、芡实、炒枣仁、白术、茯苓、炙甘草、

  • 急腹症

    多种以急性疼痛为主的腹腔疾病的总称。系指在人体生理、代谢等内环境紊乱的基础上,复受外界生物、物理、化学及精神因素刺激而发生的以急性腹痛为主证的腹腔疾患。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呕吐及二便异常、寒热出汗等

  • 胸骨伤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包括胸胁部的肋骨伤折。多因跌打、压撞所伤。局部疼痛,甚至不能直立挺胸,呼吸短促,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骨折处可有凹陷、突起及骨声;严重者可出现气、血胸及内损脏器,

  • 崔知悌

    【生卒】:约620~?【介绍】:唐代医家。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曾于650~683年间,任中书侍郎、户部尚书。撰《骨蒸病灸方》一卷,已佚。他认为:“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谓殗殜,亦称伏连,亦曰无辜

  • 锁唇痘

    病名。由脾经毒邪凝滞所致。痘疮攒簇于口唇上下,有黄熟如蜡,有顶尖如锥,有黑硬燥裂,血水进出者。治宜泻火解毒,用泻黄散或凉膈散加减。

  • ①指手掌,从手指至腕部。《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②指上臂。《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

  • 白花珍珠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喉咙草之别名,详该条。

  • 王幼孙

    【生卒】:约1180~1256【介绍】:宋代医家。字季稚。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撰《简便方》1卷,已佚。

  • 野油莱

    见《分类草药性》。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 吊下巴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详颊车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