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中草药》。为七叶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重听一名,见《汉书·黄霸传》:“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系指听力下降,听音失真,属耳聋之轻症。《外科正宗》卷四:“虚火者,耳内蝉鸣,或兼重听……此属虚火妄动之症也。”或由外邪壅滞经络致
痿证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又名皮毛痿。详该条。
浊病的简称。又名赤白浊、二浊。①指小便浑浊之症。见《丹溪心法》卷三。小便浑浊,色赤或有血者称赤浊,无血而色白者称白浊。《时方妙用》卷四:“浊者,小水不清也。”由湿热下注则为浊病。湿胜于热则白,热胜于湿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方。桔梗、贝母、陈皮、枳壳、茯苓、甘草、姜。为丸服。治燥痰,其色白,咯出如米粒,多喘促,寒热悲愁,脉涩者。
同疠风。因风邪侵犯血脉,留而不去,蕴酿而成,故称。《素问·脉要精微论》:“脉风成为疠。”参见疠风条。
证名。指两脚小腿部浮肿的症象。《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火气内郁,……头重、足胫胕肿。”《类经·六气相胜病治》:“脾胃不能胜湿,则足胫胕肿。”本证可见于水肿、脚气等证。
六腑聚症之总称。《中藏经·积聚癥瘕杂虫论》:“聚有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之六名也。”故后世有将聚总称为六聚者(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详见聚条。
病名。《医学入门》:“(鼻)有流臭黄水者,甚则脑亦作痛,俗名脑砂。”参见鼻渊、控脑砂等条。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白蔻仁(研末,冲)、木香各六分,藿香、香附、陈皮各一钱半,砂仁八分,檀香五分,母丁香四分,生甘草三分,淡竹茹三钱。水煎服。治感受暑湿秽浊,呕恶少食,胸膈烦闷,腹痛泄泻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