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冷涎

冷涎

六涎之一。多由“脾气不运,复因肝气所乘,伏而不动,停水滞谷”(《史载之方》)而成。其症可因怒而诱发。症见心前溃乱不快,闷倒不省人事,四肢渐次发冷等。治宜温化痰涎。用青州白丸子

猜你喜欢

  • 辰砂妙香散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即妙香散,见该条。

  • 五皮饮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方。又名五皮散。炙大腹皮、炙桑白皮、茯苓皮、生姜皮、陈皮各等分。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或用磨木香水煎,热服,日二至三次。功能利湿消肿,理气健脾。治皮水,四肢头面悉肿,按之没

  • 张文仲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医学家。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武则天时奉命与当时名医共同撰写治疗风气诸疾的医书,由王方庆监修。在张文仲的主持下,撰有《疗风气诸方》、《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

  • 伤寒耳聋

    耳聋的一种。指因外感热病而丧失听力者。《医学心悟·耳》:“凡伤寒邪热耳聋者,属少阳证。”《伤寒类证》:“伤寒耳聋有二证:其一未持脉时,令其咳而不咳者,此必耳聋无闻也,此为重发汗虚故也,治以黄芪建中汤;

  • 郑瀚

    【生卒】:约1746~1813【介绍】:清代喉科医家。一作郑承瀚,字若溪,号枢扶。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喉科名医郑宏纲(梅涧)之长子。自幼爱好医学,旅游于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后专心钻研医术数年,承家

  • 外科活人定本

    书名。4卷。明·龚居中撰。撰年不详。卷1为调治心法,秘传口诀,十善十恶证候,常用外科药方,图形七症,十症、十三症等30个病证;卷2为图形十一症,又十一症,十三症、十五症等50个病证;卷3为瘿瘤、流注、

  • 楝皮

    出《斗门方》。为苦楝皮之简称,详该条。

  • 火罐法

    即拔罐法。其操作方法,有下列几种:①闪火法:用镊子夹住蘸有95%酒精的棉球(或以粗铅丝一端裹以纱布蘸取酒精)点燃后,伸入罐内缓动片刻,随即退出,迅速将罐口复罩在应拔罐的部位上,让罐吸紧后再松手。应用此

  • 张伯祖

    【介绍】:东汉时医家。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据考是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的老师。

  • 乳上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妬乳,以蒲横度口,以度从乳上行,灸度头二七壮。”《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乳上穴。位于乳头直上1寸处。主治乳痈,少乳;以及肋间神经痛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