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①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小儿在母胎时感热所致的症候。前人认为多由孕母恣食辛热炙煿之物,或患热病失于清解,使儿受之,生后目闭面赤,眼胞浮肿,烦啼不已,溺赤粪稠。治宜清热解毒。用大连翘饮或清胃散。
耳骨之一。即鎚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鎚,故名。
即指切押手法,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泥鳅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介绍】:明代医家。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年轻时读书,学习易理并钻研医学。曾获得秘方,施药救人,到八十岁仍手不释卷。著有《纫元医案》,已佚。
见伤寒论直解条。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病证名。《素问·大奇论》:“……血衄身热者死。”即衄血。详该条。
病证名。似指咽喉病之肿痛症状而言。《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杵,喉极肿而极痛。宜甘桔射干汤,外点烧盐散。”另有见喉忤者,乃刊刻误字。
见《医宗金鉴》。即木鳖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