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其证皮肤先起红晕,后发斑片。
病证名。麻疹口鼻出血。元·滑伯仁《麻证新书》:“夫麻证衄血。因肺胃中热毒,迫而上升,初潮得之,原是顺候,乃逆邪外移,衄血即是宣毒之意,不必遽止,倘失血太过,恐至亡阳。经云:‘夺血者无汗,用***地黄汤加
【介绍】:宋代医生。撰《黄帝针经音义》1卷,佚。
指以马啣铁为原料制成的针灸针。见《针灸聚英》。
①中风证候类型之一种。见《医门法律·中风门》。即“邪在于络”(《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风证情最轻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盖口眼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②中行之络。《素问·骨
病名。《外科正宗》卷二:“又一种疽瘤,连生肩膊。”瘤体甚痒,常有数枚,扪之有虫体蠕动感,内有蛆样红虫,宜手术治疗。
见医理发明条。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症与眼弦赤烂同,参见该条。
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即子宫脱垂。详该条。
见《救荒本草》。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