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米疽。见该条。
见《四川常见中草药》。即向日葵根,详该条。
指热邪壅阻于肺,发生高热喘咳的病机。主要证候有发热、咳嗽、痰稠黄或痰中带血,甚则呼吸迫促、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干,脉洪数或弦数。多见于呼吸道感染等疾患。
即腋窝。《伤科补要》:“腋者,肩之下胁之上际,俗名肐(胳)肢窝。”
病证名。①指小儿胃弱,无时吐出的证候。《幼科发挥》:“有胃弱者,不能受乳而变化之,无时吐出,所吐不多,此名哺露,如瓶之漏,不能容受也。”当补其脾胃,助其变化,可用六君子汤加减。②即乳的一种证型。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小便淋沥之意。详淋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按弦搓摩条。
病名。《喉科指掌》卷四:“此症因肺受重寒,生在关内下部两边,如扁豆壳样。”多由肺受寒邪,积寒不解,久郁而成。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九味羌活汤、人参败毒散等加减。
见素女脉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