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十三指形

十三指形

小儿指诊法小儿指纹的十三种形状。出《证治准绳·幼科》。又名虎口纹十三形。即第一,流珠形,只一点红色见于风关,主饮食所伤,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第二,环珠形,其点差大,主脾虚停食,胸膈胀满,烦渴发热。第三,长珠形,其点圆长,主脾伤,饮食停滞,肚腹作痛,寒热不食。第四,来蛇形,是长散出气关,一头大,一头尖,主脾胃湿热中脘不利,干呕不食。第五,去蛇形,是大头向气关,主脾虚食积,吐泻烦渴。第六,弓反里形,主感冒寒邪。第七,弓反外形,主痰热。第八,枪形直上,主风热。第九,鱼骨形,纹分支歧,主惊痰发热。第十,水字形,三脉并行,主惊风、食积。第十一,长针形,过命关一、二粒米许,主心肝热极生风。第十二,透关射指形,命脉向里,主惊风,痰热聚于胸膈。第十三,透关射甲形,命脉向外,主惊风,肝木脾土之败证(《四诊抉微》引《全幼心鉴》)。

猜你喜欢

  • 川山七

    见《云南中草药》。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 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书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 阴阳交

    ①病证名。出《素问·评热病论》。指热性病阳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症见出汗后仍发热,狂言,不能食,脉躁疾,多属重证。临床可根据患者有无阳明腑实证,而分别采用清法或下法。②运气学说术语。见《素问·五运行大

  • 临产六字真言

    出亟斋居士《达生篇》。即“睡,忍痛,慢临盆”。古人以此六字概述临产时应注意事项。

  • ①脉管。气血运行的通道。《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与心密切相连,为心气所推动。《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③脉搏,脉象。《灵枢

  • 卧蓐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临产。详该条。

  • 准头

    ①人体部位。见《医学入门》。即鼻准。详该条。②经穴别名。出《医宗金鉴》。即素髎。见该条。

  • 泄郁汤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八方。紫菀、贝母、桔梗、沙参、香附、砂仁、白蒺藜。水煎服。治肺郁。

  • 火化少阳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少阳属相火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司天,其化以火。”

  • 伤风后发搐

    病证名。伤风后引起的抽搐。《小儿药证直诀》:“伤风后得之,口中气出热,呵欠顿闷,手足动摇。”多由患儿素禀胎元不足,外感风寒,邪扰经络而引起。治宜发散风寒,舒经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