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大健脾丸,见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白背叶根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胡颓子,详该条。
指妇人自怀孕起,至分娩前的全过程,称为妊娠期。
病名。又名悬蜞、悬蜞虫毒风。《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上焦蕴积热毒,风痰塞壅而起。上腭肿垂,形如蛙腹;或如鸡子。咽喉闭塞,痰涎满口。”治宜清火解毒,并消肿止痛。宜用三黄凉膈散加减。参见上腭痈、重腭、
病名。骨槽风之别称。详该条。
病名。《灵枢·寒热》:“寒热瘰疬,在于颈项者。”又名鼠瘘、鼠疮、老鼠疮、九子疮、鼠疬、走鼠疮、蝼蛄疬、延珠瘭、野瘭、串疮等。小的为瘰,大的为疬。多因肺肾阴虚,肝气久郁,虚火内灼,炼液为痰,或受风火邪毒
指因感暑热而发病。《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即变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