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术语。指客气六步运动中,位于司天、在泉左侧的二气。参间气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瘦吟。江苏吴县人。旅居秀水(今浙江嘉兴)之王江泾镇,能诗通医,撰《瘦吟医赘》一书。
【介绍】:宋代医生。所撰《杜壬医准》1卷,系其本人医案,已佚。
出《广西通志》。为含羞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唇部的一种顽症。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白茧唇、紧唇、沈唇。多由思虑伤脾,心火内炽,脾胃积热;或水亏火旺,火毒蕴结唇部所致。初起在口唇部出现豆粒大硬结,逐渐增大,坚硬疼痛,白皮皱裂,形如
出《经效产宝》。指对胎动不安,或有滑胎史的孕妇进行预防流产的治疗。治则有二:因母病以致胎动者,应治母病,其胎自安;若胎气不固以致母病者,安胎母自愈。治法参见胎动不安、滑胎条。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指患疮疡时出现大便泄泻。多因过服寒凉之剂,或因饮冷损伤肠胃所致。此外尚有兼患脾虚下陷不能升举,命门火衰不能暖土而泻者。治宜托里消毒散去银花、连翘、白芷,加炮姜、木香;或
证名。指阳虚受寒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脏寒腹胀之症,四肢常冷,小腹胀急,冷硬如冰,小便清利,大便时泻,不思饮食,唇口色白,言语轻微,《内经》所云正水,即脏寒生满病之症也。”多因真阳素虚,脏气
病名。《傅青主女科》:“妇人有生产三、四日,儿已到产门,交骨不开,儿不得下。子死而母未亡者,服开骨之药不验,当有死亡之危。……治但救其母,而不必顾其子矣。然死子在产门,塞其下口,有致母死之患。宜用推送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又名胃疽。指生于脐上四寸中脘穴之腹皮痈。证治见腹皮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