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王锡錱条。
证名。指先躁后烦的证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伤寒明理论》卷二:“所谓躁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有谓内热曰烦,外热曰躁;烦属阳,躁属阴;内热为有根之火,外热为无根之火者。故但躁不烦,及先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即羞明。详该条。
泛指人体经脉。《灵枢·经脉》:“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见《云南中草药》。为古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已佚。
见《重庆草药》。为冬葵叶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卷。清·柯逢时撰。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
理气法之一。是治疗气、痰、食、湿等病邪阻滞中脘的方法。症见脘腹胀闷、吞酸或吐酸水、嗳气等,用枳实、陈皮、姜半夏、炒莱菔子、煅瓦楞子等药。
证名。指腹部肌肉或腹皮胀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类经·运气类》:“胪,皮也。一曰腹前曰胪。”参见腹胀、肿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