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法之一。用峻烈泻水药攻逐水饮的方法。适用于腹水、胸胁积水等实证。常用如十枣汤等。
是跖的异体字。参见跖、跖跛条。
见濯之《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病名。见《仁术便览》卷四。即悬痈。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为红花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又名预颅,即颅。指头部骨骼,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
见《湖南药物志》。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疳疾而兼口渴喜饮的证候。出《小儿药证直诀》。多由小儿嗜食肥甘,积滞生热,灼耗脾胃津液而成。症见口渴,多饮而渴不止,并兼有心神烦热不安等。积热者,用小儿疳渴方(《证治准绳》:人参、干葛、黄芩、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野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许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