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为一种慢性落屑性皮肤病。见《外科大成》卷四。又名蛇虱、疕风、松皮癣。因风寒或风热郁于肌肤,营卫失调;或营血不足,运行不畅,瘀于肌表,致使肌肤失养而成此病。多发于四肢伸侧,次为头皮及躯干,常对称发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轻粉、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各一钱,雄黄半两,麝香少许。为细末,每次用粳米大,临睡点瘜肉上,日一次。治鼻中瘜肉。
见《分类草药性》。为白竻之别名,详该条。
七方之一。方剂之大者。对于邪气强盛,病有兼证的可使用大方。《儒门事亲》卷一:“夫大方之说有二,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有分两大而顿服之大方,盖治肝及在下而远者,宜顿服而数少之大方,病有兼证而邪不专,不可
见《草药手册》。为白及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王邈达撰。作者将《伤寒论》113方基本上按《尚论篇》的篇次,对各方的方义、配伍应用、加减法、药物的作用等分别作简要的阐析。作者根据张仲景“因病立方”的原则,病、方兼释。其释病部分本于《伤寒尚论辨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采集售卖药物,在群众中很有信誉。当时长安流传“人有义声,卖药宋清”。柳宗元曾为宋氏作传,称赞其不慕名、不为利的可贵品质(参见《柳宗元集》)。
黑色苔,干燥而生芒刺,拨开芒刺,舌底红色,属里热已极,急用攻下泄热(见《伤寒舌鉴》)。
某些疾病的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不论因病生痰,或因痰致病,均与肺、脾二脏有关,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①指呼吸道分泌的病理产物。如热痰、寒痰、燥痰等。②指病因病证。如风痰、痰火、痰湿、痰